快讯 印度宣布 11月2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亲口宣布:国产LVM3-M5火箭把一颗4.41吨的通信卫星CMS-03送进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刷新印度“最重自家星+最重国产箭”双纪录;这颗星后续要升到3.6万公里高的静止轨道,接班老卫星给海军当“海上Wi-Fi”。 印度航天圈直接沸腾了。这是他们头回用自家火箭,把超4吨的卫星送进预定轨道,意义真不一样。 CMS-03还有个名儿叫GSAT-7R,专门接2013年上岗的老卫星的班。能支持多频段通信,海军远洋指挥效率得往上提一大截。 执行任务的LVM3火箭,就是送月船3号登月的那款。半年前发射失利,现在又破纪录,过山车似的表现能看出它成熟了。 这火箭不简单,43.43米高,近地轨道能运8吨东西。最亮眼的是C25氢氧上面级,CE-20发动机的真空比冲在同类里挺强。 放印度自己航天史上看,这绝对是大进步。以前的GSLV MKII火箭才运2.5吨,连自家卫星都送不动,得求别人。 跟国际水平比,差距大着呢。LVM3同步转移轨道运力4吨,东大长征三号乙1997年就到5.1吨了。 更关键的是运载系数。LVM3起飞重640吨,东大长征三号丙才345吨,运力却快赶上了。这是基础工业能力的硬差距。 有个事儿特明显,美国大力神-IIIE火箭跟LVM3起飞重量差不多,都六百多吨,运力却能到7吨,比LVM3强太多。 现在主流商业通信卫星都超5吨了。LVM3这点运力不够看,只能抢抢中小型卫星的生意。想在国际市场站稳,难。 印度也在想办法,打算用200吨级新发动机升级火箭,搞出运力6.2吨的ULV。这计划还远得很,成不成不好说。 这次成功让印度少依赖点外国发射商,也给载人航天铺了路。小步快跑的节奏,确实攒了不少技术家底。 LVM3火箭造价约4650万美元,跟国际同类比,性价比算高的。印度没瞎追高大上,就盯着自己的需求来。 航天从来不是短跑,是马拉松。印度这步跑得扎实,前面的航天大国也没停下。太空竞赛,只会更激烈。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