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死十四亿人?”美国大使放下狠话:只要中国不听话,不低头,就要卡粮断油,让十四

依秋聊趣 2025-11-14 12:19:41

“饿死十四亿人?”美国大使放下狠话:只要中国不听话,不低头,就要卡粮断油,让十四亿人挨饿受穷! 事情的由头其实和中美之间的经贸往来有关,这些年美国总想着在贸易上给咱们设坎,之前就对不少中国商品加关税,后来见咱们不吃这一套,就开始打粮食和能源的主意,觉得这两样是老百姓过日子的根本,拿这个威胁总能让咱们服软,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强硬表态。 可他们万万没料到,现在的中国早就不是几十年前那个缺粮少油的国家了,他们的如意算盘从一开始就打错了。 美国以为攥着粮食就能拿捏咱们,却不知道中国人的饭碗早就端得又稳又牢。2024年中国粮食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比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高出整整100公斤,这意味着就算完全不进口,光靠自己产的粮食,每个人都能吃得饱饱的。 这不是偶然,这些年全国粮食年产量一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十四五”期间年均粮食收购量就超4亿吨,库存充裕到足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国家还在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到2030年累计建成13.5亿亩旱涝保收的现代化良田,把耕地变成稳产高产的“聚宝盆”,从根本上守住粮食安全的底线。 更让美国没想到的是,中国的农业技术早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袁隆平院士主持的“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从1996年启动以来,一次次刷新世界纪录,2023年超级杂交稻单季亩产更是达到1251.5公斤,这样的高产技术让有限的耕地产出了足够多的粮食。 就算是自给率相对较低的大豆,中国也早就跳出了依赖单一国家的陷阱,通过拓展俄罗斯、埃塞俄比亚等新兴进口渠道,让大豆供应链韧性越来越强,就算美国断供,也能立刻从其他国家补上。 反观美国,2023年对华农产品出口高达291亿美元,中国是美国农产品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占美农产品总出口近1/5,其中美国出口的大豆一半都销往中国,平均每个美国农民对华出口近9000美元,这哪是卡中国的脖子,分明是卡自己农民的饭碗,真要断供,先哭的恐怕是美国的农场主们! 断粮这条路行不通,美国又开始觉得,断油能让中国工业停摆、老百姓生活受影响,这想法更是错得离谱。 现在的中国早就不是过去那种依赖单一能源进口的国家,而是构建起了多元化的能源保障体系。 就说清洁能源,中国这边的发展速度快到让世界惊叹,截至2025年9月底,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1.3亿千瓦,同比增长45.7%,风电装机容量也有5.8亿千瓦,同比增长21.3%,这些清洁能源不仅环保,还让中国的电力供应越来越不依赖化石燃料。 就算是传统化石能源进口,中国也早就打通了多条通道,中亚天然气管道已经扩展到第四条,2025年6月完成互联后运力翻番,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投产,让天然气进口更稳定,这些陆上通道不仅成本比海运低20%,还能避开地缘政治风险,再加上中东、非洲等多元化的原油进口渠道,美国想通过断油卡中国的脖子,简直是异想天开。 更别说中国本身就是煤炭生产大国,2025年原煤产量达到12亿吨,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作为基础能源的煤炭稳定供应,进一步筑牢了能源安全的防线。 美国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误判,本质上是还停留在过去的认知里,忘了中国这些年在粮食和能源领域的深耕细作。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中国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红线,投入大量资源建设高标准农田,推广超级稻等高产作物,构建多元化进口渠道,每一步都走得扎实稳妥;为了摆脱能源依赖,中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布局跨境能源管道,提升战略储备能力,形成了多维度的能源保障网。 现在的中国,既不用怕粮食不够吃,也不用怕能源被切断,美国的威胁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不仅伤不到中国,反而会让自己陷入被动。毕竟中国是美国农产品的最大买家,也是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引领者,真要撕破脸,美国失去的不仅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还有在全球贸易中的话语权。 说到底,时代早就变了,美国还抱着过时的威胁手段不放,只能让人看出其内心的焦虑和无奈,这样的如意算盘,注定只能落空。

0 阅读:37
依秋聊趣

依秋聊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