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一后18万台军怎么办?有消息称,台湾现役部队大约有18万人左右,统一后这部

依秋聊趣 2025-11-13 10:19:30

国家统一后18万台军怎么办?有消息称,台湾现役部队大约有18万人左右,统一后这部分人怎么去安置,可能是台军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从兵力上看,台湾现役军人虽然表面上高达20多万,但在剔除非战斗人员后,真正能够上阵的兵力约18万左右。 尤其是这些年随着两岸关系的持续转晴,年轻人参军的意愿持续低迷,连台军的身高、体重标准都一再放宽,招募难度越来越大。再加上现役志愿兵退伍潮的到来,台军的战斗力也日渐下滑。 在这种情况下,台军的主要问题不是“战斗力”本身,而是如何在两岸统一后妥善安置这些人,特别是那些曾深深捆绑在“台独”理念下的军人。   统一后,台军安置的基本思路应当是分流处理,针对不同情况给出不同的方案。这其中,必须首先安置的,就是一些高技术专长的军人,比如通信、舰船维修、医疗救护、后勤保障等领域的专业人才。 就像大陆湖北认定了363家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承训机构,涵盖无人机驾驶、电商直播等39个热门专业,培训后就业率能达到85%以上,台军的技术兵完全可以通过短期适应性培训实现转型。 比如舰船维修人员可对接大陆沿海造船厂,医护人员可转入地方医院或解放军后勤医疗机构,通信技术人员则能进入移动、联通等企业,江苏军创企业惠龙易通就曾帮助超3万名退役军人实现就业,证明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消化完全不成问题。 对于占比最大的普通士兵群体,安置重点应放在就业扶持和技能培训上。这些士兵大多年轻,服役年限不长,组织纪律性强,只是缺乏社会就业技能,这和大陆每年退役的士兵情况类似。 四川资阳为退役士兵开设了无人机驾驶、跨境电商运营等12个热门专业,培训课程与企业岗位匹配度达90%,2025年春季返乡的263名退役士兵全部完成适应性培训,就业率高达93%,这样的模式完全可以复制到台军士兵身上。 大陆还建立了完善的退役军人就业服务体系,江苏连续6年举办“百城联动”退役军人就业专场招聘会,年均为退役军人提供不少于10次就业选择机会,2024年宿迁一场招聘会就有94家企业提供3000余个岗位,线上直播吸引8万多人次观看,这样的资源密度足以消化台军士兵的就业需求。 此外,大陆对退役军人创业的扶持力度也很大,江苏已有近52.8万家退役军人创办的经营主体,甘肃推出的《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简编》8.0版涵盖24项主要内容,包括社保补贴、税收优惠等百余项政策,台军士兵如果愿意创业,完全可以享受这些政策红利,比如开个物流站、安保公司,凭借在部队养成的执行力和纪律性,成功概率并不低。 需要特别处理的是少数存在分裂倾向或违法违规记录的人员,这部分人不能进入敏感岗位,需经过思想教育和法制培训后,限制其从事公职,仅允许进入普通民营企业就业,确保不会对社会稳定造成影响。 而台军中的非战斗人员,比如后勤保障、行政办公、文艺宣传等岗位人员,本身就具备文书处理、活动组织等通用技能,完全可以直接对接大陆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无需过多培训就能快速上岗,就像四川资阳的退役士兵结业后45人直接被用人单位录用那样高效。 现在大陆每年新增就业岗位超1000万个,18万台军人员分5年逐步安置,每年仅需消化3.6万人,压力微乎其微。 而且大陆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工作机制,从适应性培训、技能提升到岗位推荐、创业扶持,形成了全链条服务,甘肃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宣传就业政策,江苏搭建“退役军人就业掌上直通车”平台精准匹配岗位,这些成熟的做法都能为台军安置提供保障。 再加上两岸同文同种,台军人员不存在语言和文化障碍,融入速度会比想象中更快,就像香港回归后部分驻港英军技术人员顺利转型那样,只要政策到位、措施得当,18万台军的妥善安置完全可以实现。 既不让为两岸统一作出配合的人员吃亏,也能让他们在新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这正是分流安置思路的核心所在。

0 阅读:0
依秋聊趣

依秋聊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