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美国国务院宣布了 2025年11月11日,美国国务院终于承

高格风和 2025-11-12 01:19:53

快讯!快讯! 美国国务院宣布了 2025年11月11日,美国国务院终于承认,持续40天的政府停摆直接卡住了对乌克兰的武器输送,这笔超过50亿美元的军火包括乌军前线急等着救命的“海马斯”火箭炮和“阿姆拉姆”导弹,就因为国务院负责通报军售的部门只剩下四分之一的人还在硬撑,文件积得像座山。 前线战士盼着的“救命武器”,硬生生卡在了华盛顿的文件堆里。要知道美国对外军售从来不是简单的“交钱发货”,从乌克兰提交请求函到国会最终表决,得闯过国务院、国防部等好几个部门的关卡,而国务院正是这串流程里握有审批大权的关键一环。 如今核心部门人员锐减,堆积的不仅是一张张纸质文件,更是前线士兵的生存希望。 这场闹剧的背后,藏着美国两党早已摆上台面的分歧。随着对乌援助资金不断攀升,共和党内部越来越多人喊着“要优先解决国内问题”,甚至放话要限制援助;民主党内部也出现裂痕,曾有议员联名呼吁改变对乌策略,寻找停火可能。 原本被包装成“支持盟友”的对乌援助,慢慢变成了两党博弈的筹码,政府停摆不过是让这种内耗彻底暴露在全世界面前。 更讽刺的是,美国一直把对外军售当作推行外交政策的重要工具,嘴上说着要“提升乌克兰自卫能力”,实际行动却暴露了自私的本质。 之前还搞过“欧洲出资、美国出货”的模式,看似仗义,实则既赚了钱又巩固了地缘影响力。可现在,一场内部政治僵局,就让所谓的“盟友承诺”碎得稀碎,让乌克兰成了最大的牺牲品。 对于乌军来说,“海马斯”和“阿姆拉姆”导弹不是可有可无的装备,而是攻防战里的关键力量。这些武器的延迟交付,可能让他们在战场失去主动权,甚至让已经守住的阵地面临风险。 而这一切的根源,不过是美国政客为了自身利益,把国家机器搞停摆,把盟友的安危抛在了脑后。 美国常以“世界警察”自居,动辄指责他国不负责任,可这次连对自己承诺的军援都无法兑现,足以看出其外交政策的虚伪性。 所谓的“盟友关系”,在国内政治斗争面前不堪一击;所谓的“安全保障”,终究抵不过政客们的权力算计。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美政府停摆

0 阅读:598

评论列表

路路

路路

1
2025-11-12 15:10

一次被卖应该是不小心,多次被卖就是活该,自找的

猜你喜欢

高格风和

高格风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