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巧芯说得挺在理, 吴石为了理想和中共合作,压根不是叛变,就是特殊时期的权宜之策。 用三国史类比再贴切不过:诸葛亮联吴抗曹是为兴复汉室,关羽降曹却守节不背主,都是变通之下的忠义。吴石身处动荡年代,选择与中共合作从不是个人投机,而是看透了民心所向,为的是民族统一的大局。那些骂他叛变的人,不过是揪着表面标签不放,根本不懂乱世中“变通保大义”的智慧。 忠义从不是愚忠死守,而是守住初心、顾全大局。吴石的选择,是把民族利益放在首位,这样的“权宜之计”,恰恰是最难得的真忠义。评判历史人物,该看他的选择是否利于国家百姓,而非被狭隘的立场绑架。你觉得乱世中的“变通”,算不算真正的忠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