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云南小孩的调查报告,写的非常长,认真看完了,最关键的信息就是,孩子身体不管是身体健康度还是发育水平与同龄优质养育精细养育的小孩一样。
让我想起来,我们养孩子的方式是不是过于精细了。
我上周去香港的时候遇到一对英国夫妇
年纪不大,大概是26-28的感觉
这两个年轻人,带着四个娃
最大的约莫6岁,老二大概4岁,然后老三老四估计两岁 一岁
6岁的娃跟爸爸走在最前,4岁娃自己独立走中间,妈妈推着一个简易的婴儿车
两个小家伙儿就挤在一个婴儿车了
不是国内普遍双层或者双排的豪华婴儿车,就是一个单人婴儿车,两个娃挤在一起
夫妻俩个的行李也很简单,一个24寸的箱子爸爸拿着,妈妈还背着个包
首先对于他们两个年轻夫妻带四个娃的震惊
因为我们身边的朋友,要么不生,要么就一个
再次震惊就是他们带娃的方式
我的孩子6岁的时候,还经常要抱呢
而他们这几个孩子似乎很早就不依赖父母的抱了
然后就是凑合劲儿
一个简易婴儿车,两个小崽儿挤在一起,可爱是蛮可爱的
四个小孩的两个大人,似乎也没啥行李,也没有那么多专用的婴儿用品
想起来我小时候,也是这类粗放式养育,还不是照样长的蛮好的,现在各种卷的
各种精细婴儿用品,一方面增加了育儿成本,一方面是增加了父母的焦虑感,我小时候爸妈从不担心我们长得不好,反倒是我成了父母后,我总是对孩子的发育成长过于担心,我总担心小石榴身高长不到平均水平,小石榴妈妈就更不必说了,独生子女家庭,那都是从小精细到大,到她当父母,只有更甚之。
现在中国育儿进入了一个死循环,养的越精细,生的越少,生的越少,养的越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