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侍卫长郝柏村晚年称:蒋介石最大错误,就是接受雅尔塔协定。 1995年台北

点卯 2025-11-10 17:17:55

蒋介石侍卫长郝柏村晚年称:蒋介石最大错误,就是接受雅尔塔协定。 1995年台北一场座谈会里,86岁的郝柏村起身,话不多,就一句,委员长这辈子最大的错误,接受了雅尔塔协定,屋子里一下安静,他不是外人,他在蒋介石身边七年,手里管军政,这句话不是随口评点,是老臣子晚年的实话,他当年是总统府侍卫长,是蒋最信的一批人,这个身份,分量很重。 雅尔塔怎么回事,1945年2月,黑海边上,美英苏三方首脑坐在一起,地图摊开,谈了八天,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远东也在桌上,罗斯福把话抛出去,只要苏联出兵对日,条件都能谈,斯大林开口要的东西不小,外蒙古独立,大连做国际港,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共管,旅顺苏军驻扎,罗斯福点头,中国不在桌边,知情也没有,决定先行。 蒋介石听说这些安排,是四个月后,美驻华大使赫尔利来通报,语气像是事情已经定了,希望你配合一下,站在蒋的角度,战胜国领袖,自己国家的主权安排,从别人嘴里听来,不是坐下谈,是被告知,心里的落差很大。 摆在面前的路,拒绝,接受,模糊,拒绝会和苏联结梁子,接受在国内会被骂名,模糊要有硬实力才能兜得住,他选了第三种,心里想着两边都稳住,话术加姿态去打补丁,判断上他把苏联看轻了,把自己对美国的把握看重了。 华盛顿那边很快变天,罗斯福走了,杜鲁门上来,政策线条收紧,冷战思维盖过去,美方不愿为中国内政背书,场上形势就变味,蒋这边想稳苏联的中立,那边红军撤出东北留下的兵工厂和装备,成了对手的接收清单,坦克、大炮、火车线路,成为另一支队伍的资源,国民政府还在招兵整训,东北那头已经有新装备在调运。 外蒙古的公投也在推进,程序写得好看,具体落地由苏军看场,全境驻守,选票只一个选项,支持独立,投票率九十八点四,支持率一百,数字摆出来,外部看是民意,内部看是既成安排,中国这边想反对也没有抓手,协议里已经认可了公投路径。 地理上的变化很直接,156万平方公里的缓冲地带,从地图上分出去,东北和西北之间隔出一道国界,战略层面的纵深被削短,后续调兵、补给、交通,难度都增加。 是不是被人卖了这事,很多口头上会这么说,细看过程,更像是自己签了字,罗斯福让利是为了太平洋战场减少伤亡,丘吉尔对远东投入有限,中国这边明知条款不利,还是选择了接受,郝柏村的原话指向这点,错不在纸面,而在签字那一下,他以为能借美抗苏,借苏制共,自己站中间做平衡。 现实推进到后来,资金支持收紧,对手拿到军火和工业基础,国民政府的形象受损,社会支持下滑,东北变成关键战区,力量对比迅速倾斜,这一串都是连着走,层层叠加,策略的初始判断没踩住点,后面就很难调回来。 郝柏村那句总结,不是一时感慨,是对整套战略的提醒,主权国家在大国场上要有底线,你自己不画,别人会替你画,你向后退一步,别人的推进就跟上来,历史这个事不太给试错空间,关口到了,签与不签,就是走向的分叉。

0 阅读:49

猜你喜欢

点卯

点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