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彩是假的,宝志强是编的,命案却是真的 这件事要从一个90后小伙子讲起,张某

夜猫子一只 2025-11-10 12:44:12

张玉彩是假的,宝志强是编的,命案却是真的 这件事要从一个90后小伙子讲起,张某甲生于1993年,平时没做什么正式工作,倒是在微信上玩起了角色扮演,他用了好几个微信号,分别装作不同身份的人,比如美籍华人张玉彩、她弟弟伟伟、还有公安局局长的儿子宝志强和交通局副局长贾永胜,这些假身份不是随便编的,而是互相配合起来,结成一张网,专门用来骗那些认识的人。 张某先是对同事薛某下手,从2019年10月起,他用“张玉彩”这个假名和对方谈起了恋爱,薛某信以为真,觉得这人既温柔又有点神秘,就陆续给了他九万多块钱。后来张某还不满足,又把目标转向另一位同事王某,这回他换了个身份,自称是交通局的干部,说能帮王某接到工程项目,结果骗走了一百六十五万。不少基层人员对“体制内”的身份比较信任,一听说对方是副局长或局长的儿子,就容易放松警惕。 到了2021年3月,事情实在瞒不住了,骗来的钱加起来有一百七十多万,债主纷纷找上门来,受害人也开始起疑心,张某甲这下慌了神,干脆把“张玉彩”说成是受害者,说她被绑架还被打伤,接着他又让薛某相信,只有把人杀掉,才能保住自己和家里人的安全,他还用“宝志强”的身份给薛某发消息,威胁说如果不杀了他们,薛某全家都得死,这招够狠的,等于是把杀人的念头硬塞进别人脑子里。 接下来的几天就像恐怖片一样,4月9日到15日这六天里,薛某用刀捅死了王某乙、钱某、王某丙和张某乙四个人,张某甲在背后指挥他,告诉他去哪里动手、什么时候去、要带什么工具,还亲自约那些受害人见面,把他们往危险的地方引,这不是突然起意的犯罪,而是提前计划好的灭口行为。 后来两人被抓,法院判了他们死刑,张某甲的律师提出王某甲也是同伙,但法院认为王某甲并不知情,也没有参与诈骗,薛某的律师说他当时被蒙蔽,脑子不太清醒,最高法回应说,就算被人忽悠,自己动手作案,还连续四次行凶,这不能免除责任,钱是怎么用的呢,他们先还了十万旧债,剩下的买了车和黄金首饰,还有一部分存进了受害人的账户,明显是想把钱藏起来,逃避追查。 张某甲用微信做了一件有趣的事,一个手机号能注册多个账号,换个头像、改改朋友圈内容,就能假装成另一个人,警察一开始没发现这些账号都是他操作的,他的每个身份都有分工,“张玉彩”负责谈感情,“宝志强”负责吓唬人,“贾永胜”负责谈工程,整个过程像流水线一样,谁都能学会,但谁也不该学。 从时间线来看,他在2019年10月对薛某实施诈骗,到2020年左右开始骗取王某甲的财物,2021年3月诈骗金额达到最高点,随后在4月动手杀人,两人于同年5月18日落网,一审判决在2022年11月作出死刑,最高法于2024年11月14日核准,整个程序拖延两年多并非因为案情复杂,而是法律流程必须完整走完。 看完这个案子,我心里感到压抑,不是因为有人失去生命,而是因为这种骗局太容易被复制,只要有人愿意说谎,有人选择相信,再加上一点权力象征,就能把普通人变成害人的工具,张某甲没有能力做正经事,却擅长打造虚假形象,薛某本来不是恶人,却被一步步推着做了错事,最让人不安的是,这种事情可能还在继续发生,只是我们还没有听说。 现在想想,微信上的朋友关系不一定是真的朋友,你以为在聊感情,对方却在盘算你,你以为遇到的是贵人,可能反而害了你,这年头,谁也别太信网上那些包装出来的完美形象,尤其是那些带着体制光环和异国背景的人。

0 阅读:0
夜猫子一只

夜猫子一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