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年薪4亿的“芯片女王”苏姿丰,不顾自己美国院士的身份,执意为中国芯片发展提供帮助,哪怕是遭到美国媒体的斥责,苏姿丰仍然坚持自己的选择,难道她就不怕失去在美国的一切吗? 2024 年 AMD 全球研发会议上,苏姿丰指着屏幕上的数据,语气坚定:“中国区收入占比已达 28%,放弃这里就是放弃未来。” 台下美国股东们脸色复杂,没人敢反驳 —— 这位年薪 4 亿的 “芯片女王”,总能用结果证明自己的选择。 从定制 MI309 芯片到授权 Zen 架构,她每一步都踩在争议上,却走得异常稳健。 会议结束后,苏姿丰回到办公室,拿起桌上天津海光送的纪念芯片。 这是 2016 年她力排众议授权 Zen 架构后,海光研发的首款处理器,上面刻着 “合作共赢” 四个字。 当时 AMD 账上只剩 22 亿美元,股价跌到 2 美元,连总部大楼都抵押给了银行。 股东们反对声一片:“这是 AMD 最后的家底,不能给中国!” 她却坚持:“不合作,我们连研发锐龙的钱都没有。” 最终 2.93 亿美元授权费到账,这笔钱撑起了 Zen 架构的最后攻关,为 2017 年锐龙出世埋下伏笔。 她的果断,早在童年就埋下种子。1969 年台湾台南的老房子里,年幼的她正拆收音机。 哥哥发现后要抢,父亲却拦住:“让她拆,知道里面怎么转,比只会用更重要。” 后来父亲特意买新电器给她拆,还帮她整理散落的零件,教她画简单的电路图。 17 岁时,她凭着对电子的热爱,考上麻省理工,24 岁拿到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进 IBM 后,她用铜代替铝做芯片连接材料,这项技术至今仍是行业标准,那时她才 30 岁。 2014 年接到 AMD 邀请时,她正在 IBM 享受高管待遇,身边人都劝她别 “跳火坑”。 当时 AMD 连续亏损六年,四年换了四任 CEO,员工流失率高达 40%,被业内戏称 “扶不起的阿斗”。 她却在调研后说:“AMD 的技术底子还在,缺的是把技术变现的思路。” 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砍掉游戏机芯片、嵌入式系统等非核心业务,把资源全押在 Zen 架构上。 有人说她疯了,她却回应:“要么死得彻底,要么活得漂亮。” 2018 年美国对中国科技制裁升级,她的办公室每天都能收到抗议邮件。 那时 Zen 架构刚让 AMD 翻身,美国媒体指责她 “把技术送给中国”,国会议员甚至要求调查她。 她没辩解,而是带着律师团队,用三个月时间整理出 1200 页合规报告。 报告里清晰标注:授权给海光的只是 Zen 架构的基础版本,核心指令集仍由 AMD 掌控; 合资公司里 AMD 占股 51%,重大决策必须由 AMD 批准,从根源上避免技术泄露。 这些细节让美国政府最终认可了合作的合规性。 2023 年推出 MI309 芯片时,她更是把 “合规” 做到极致。 研发团队反复测算,让芯片性能刚好卡在美管制标准内,既不违规,又能满足中国 AI 企业需求。 上市后三个月,MI309 在中国销量突破 10 万片,为 AMD 带来 12 亿美元营收。 有记者问她怕不怕被美国制裁,她笑着说:“我怕的是企业失去竞争力,而不是争议。” 如今 55 岁的苏姿丰,依旧保持着每天工作 12 小时的习惯,办公室里还放着当年拆过的收音机。 她每月都会抽时间去中国,考察海光、华为等合作企业,了解市场需求。 在她的带领下,AMD 2024 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15%,中国区贡献了近三分之一。 她常对员工说:“科技不是用来分割世界的,而是用来连接彼此的。” 这位 “芯片女王” 用行动证明,真正的商业领袖,既能顶住压力,又能看清未来,在争议中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信息来源: 蓝鲸新闻《硅谷芯片女王,“苏妈”不下牌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