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掀桌”曝和平秘辛: 默克尔老太太终究没压下心底的话,干脆“掀了桌”—

小钟哥 2025-11-08 11:14:25

默克尔“掀桌”曝和平秘辛: 默克尔老太太终究没压下心底的话,干脆“掀了桌”——她近日公开披露,2021年,也就是俄乌冲突爆发前一年,欧盟已就建立与俄罗斯的直接和平对话机制达成初步框架,甚至连对话议程、参与方都已敲定,就差最后一轮成员国投票通过。 可这“临门一脚”,却被波兰与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三个波罗的海国家拦了下来。四国直接亮出“一票否决”,撂下一句硬邦邦的“不行,我们不谈”,让近半年的谈判成果瞬间归零。 很多人不解这四国为何如此强硬,但翻开历史就懂了:波兰在18世纪三次被俄、普、奥瓜分,二战时又遭苏联与德国双重入侵;波罗的海三国则在1940年被苏联吞并,经历了数十年的强制同化。这种刻在民族记忆里的创伤,让它们对俄罗斯的警惕早已成了本能。 但这种警惕,如今却走向了极端——就像小时候被恶狗咬伤,长大后见了摇着尾巴求抚摸的金毛,也会条件反射地抄起棍子。它们怕“对话”变成“妥协”,怕历史重演,却忘了把对方逼到连对话机会都没有的墙角时,那个手握重兵的“壮汉”,绝不会坐下来念诗。 2021年被否决的和平机制里,本包含了欧盟对俄能源合作保障、边境安全互认等关键条款,这些条款既能缓解俄罗斯的安全焦虑,也能为欧盟争取缓冲时间。可随着对话大门关闭,双方矛盾只能在军备竞赛、制裁对抗中不断升级,最终走向冲突。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但最残酷的是,最先被埋在雪下的,从来不是那些“推雪”的人——如今波兰要接收数百万难民,波罗的海三国的能源价格暴涨3倍,普通民众为这“强硬”付出了实实在在的代价。 默克尔的爆料撕开了一个残酷真相:世界离和平,有时真的就差一个“同意”键。但比这更遗憾的是,有些“不同意”的背后,是连时间都难以抚平的历史创伤,而如何化解这份创伤,才是重启和平对话的真正难题。 你觉得,要化解这些国家对俄罗斯的历史心结,除了进行对话,还有什么更有效的方式?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小钟哥

小钟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