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荣教授:如果中美在台海发生冲突,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色列、菲律宾,这几个国家应该会以不同的方式介入。 先看日本,作为美国在东亚最铁的盟友,它的动作一直很有针对性。2021年美日“利剑”演习,4.6万名士兵参演,还特意模拟了夺岛和应对海警船的场景。 那次演习动用了“里根”号航母、“鱼鹰”运输机,明眼人都能看出指向性。 2010年钓鱼岛争端后,日本火速修改安保法案,拿到了集体自卫权。未来台海有事,它大概率会开放军事基地,提供后勤和情报支持,甚至派自卫队下场。 英国虽然远在欧洲,却总想在印太刷存在感。2021年“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特意绕道台海附近,跟美日搞联合军演。 参考俄乌冲突时它送武器、搞制裁的做法,台海冲突中它可能会象征性派兵。更多是牵头搞经济制裁、技术封锁,直接派大部队的可能性不大。 加拿大作为“五眼联盟”成员,跟美国的步调向来一致。2022年以来,它的军舰多次穿越台海,还跟美军联合炒作“航行自由”。 解放军东部战区每次都全程跟监,警告其不要挑衅。真发生冲突,加拿大可能会提供情报支持,派少量兵力参与多国部队。就像阿富汗战争时那样,以后勤、侦察等有限方式帮美国站台。 澳大利亚在印太地区越来越活跃,通过AUKUS协议和四方对话,跟美国绑定很深。它的地理位置很关键,一旦冲突爆发,可能会派海空军参与行动。 还可能利用区位优势封锁海上通道,毕竟1999年东帝汶危机时,它就带头干预过区域冲突。虽然中澳贸易额高达2000亿美元,但它在安全上更倾向于美国。 以色列的立场最微妙,它是军事技术强国,无人机和导弹防御系统全球顶尖。曾经给中国卖过“哈比”无人机,却也跟美国共享核心技术。 冲突爆发后,它大概率会限制对中国的技术出口,给美国提供情报支持。就像2014年加沙冲突中“铁穹”系统的表现,它的技术可能成为间接参战的筹码。 菲律宾夹在中美之间,态度一直摇摆不定。跟美国有《共同防御条约》,但也跟中国保持着经济合作。 2012年黄岩岛对峙时找过美国帮忙,现在也允许美军使用苏比克湾等基地。未来它可能会提供后勤支援、搞人道救援,但直接参战的概率不高。 其实这些国家的介入逻辑很清晰,都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日本和澳大利亚因为地理和战略需求,介入会更积极。英国、加拿大更看重西方阵营团结,以色列和菲律宾则需要权衡利弊。 这也反映出国际关系的现实:经济依赖和安全同盟往往难以兼顾。台海一旦开战,影响绝不止于两岸,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波及全球。 台积电掌控着全球一半以上的高端芯片,冲突会直接冲击全球供应链。能源、粮食危机可能随之而来,甚至会加速“亚洲北约”的形成。 历史已经证明,大国冲突下的盟约体系,很容易引发连锁反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就是最惨痛的教训。 和平才是唯一的出路,中美通过对话管控分歧,才是对各方都负责的做法。区域国家也没必要非要选边站,毕竟冲突没有赢家,合作才能共赢。 你觉得这些国家中,哪个最可能率先介入台海冲突?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信息来源: 金灿荣教授-金灿荣:如果中美在台海打仗,谁会选边站? 环球时报《目标直指钓鱼岛?美日搞联合夺岛演习,想招应对中国海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