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为遏制中国,特朗普在贸易协定中加入“恶意条款” 当地时间11月5日,据多家外媒报道,在与马来西亚和柬埔寨的贸易协定中,特朗普加入了一条“恶意条款”:如果他们这两国与其他第三方签订了协议,而美方认为协议有损美国利益,美国就有权终止与这两国的协议。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条款里的“第三方”根本就是冲着中国来的。马来西亚和柬埔寨跟中国的合作早就盘根错节,一带一路项目、关键矿产贸易哪样都离不开,特朗普这招就是想给两国套上“紧箍咒”。 可美国给的“甜头”实在少得可怜,协议里写着,美国对马来西亚、柬埔寨大部分出口产品还维持着19%的高关税,跟之前没啥区别。 所谓的“关税豁免”更像是画饼,马来西亚争取到的豁免只覆盖120亿美元出口额,其中真正能享受到零关税的才10亿美元,连本国GDP的0.3%都到不了。 反观马柬两国付出的代价,那可真是实打实的。柬埔寨直接对100%的美国产业和农产品开了零关税大门,连进口许可、知识产权这些壁垒都得拆了。 马来西亚更惨,不仅要简化美国化妆品、药品的清真认证,还得在关键矿产上让步——自己明明宣布过禁止稀土原材料出口,却被迫承诺不对美国设出口配额。 特朗普这套路其实早有先例,他第一任期搞的《美墨加协定》里,就有禁止缔约方跟非市场经济体签协议的条款,当时就被骂是针对中国的“量身定制”。现在换汤不换药,把这套用到东南亚,无非是想切断中国的供应链伙伴。 但这条款根本经不起琢磨。彭博社的专家早就说了,这些协议本身就“不具备法律约束力”,条款写得模糊不清。美国要是真拿这条款找茬,首先吃亏的可能是自己的企业。马来西亚的稀土是美国新能源汽车、半导体产业的重要原料,真闹僵了,美国产业链先得断档。 两国心里估计也门儿清,柬埔寨跟中国的贸易额连年增长,中国还是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哪能说断就断。之前墨西哥跟着美国对中国加关税,结果本国消费者买单,纺织品价格涨了一大截,这种亏马柬肯定不想吃。 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自己最近都松口了,说跟中国合作比对抗好。10月中国刚升级稀土出口管制,直接戳中美国供应链软肋,他这时候逼马柬反水,根本就是逆势而为。 道岳法律咨询的专家看得明白,这协议就是“以大欺小”的不对等交易。美国想靠一条模糊条款就拆散别人的合作,未免太天真。马柬要是真为了这点好处跟中国翻脸,损失的可不是一点关税优惠能补回来的。 现在这条款更像个“纸枷锁”。美国没本事真逼两国选边站,马柬也不会傻到自断臂膀。特朗普以为靠这个能遏制中国,到头来可能只让自己的贸易承诺更没人信。 来源:观察者网 【警惕!美国强行嵌入毒丸条款,“测试东盟忠诚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