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还活着,为什么不如杨振宁有名? 现在的舆论好像都把他们一起获得诺贝尔奖的成

科海群星谱 2025-11-07 06:37:13

李政道还活着,为什么不如杨振宁有名? 现在的舆论好像都把他们一起获得诺贝尔奖的成果归到了杨振宁身上,不少大学生谈及对杨振宁崇拜时压根不会提李政道。 哥伦比亚大学拿到物理学博士学位的宽客伊曼纽尔·德曼是这么说的。 成为李政道的研究生是每个人的梦想。 我关注李政道只是因为他对我而言是更有直观感受的。他做出了令人如此羡慕的发现,甚至对我们在浦品物理楼吸入的空气都极富影响力。只是当知道即使是诺贝尔奖和永世不灭的名声都抵不过虚荣与竞争的时候,感到有些失望。 历史常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转折。对于20世纪60年代的哥伦比亚大学学生而言,我们愚蠢地认为李政道在他和杨振宁的比赛中,看上去处于领先地位。这里,我用了“愚蠢”这个词,是因为李政道和杨振宁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实事求是地讲,都是我们无法企及的。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杨振宁的名声日隆。20年前,在今天看来已是经典的论文中,杨振宁已经发现麦克斯韦关于电磁学的理论其实是一种精巧而又强大的被称为“定域规范不变性”对称理论的结果。杨振宁独立将这一对称理论应用到强作用力和弱作用力领域。这一思想沉寂了10多年后,突然被人们发现它为格拉肖-温伯格-萨拉姆关于弱作用力和电磁作用力相互作用统一理论、盖尔曼关于强作用力的量子色动力学理论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很多对金融感兴趣的应用物理学家开始将这一思想应用于研究市场参与者确定金融价值的“交易力量”分析。从这个角度来说,二人的贡献尚无定论。 对于现在的物理学生而言,李政道和杨振宁都已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而对于我们这些见证者而言,很难抗拒这种不公平地把他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的冲动。事实上,我们中的任何一个哪怕只是写出他们那些卓越论文中的一篇,就已非常难得了。然而,当昔日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毕业生欢聚一堂时,仍免不了争论到底是李政道更棒还是杨振宁更棒,就像童话《柳林风声》(The Wind in the Willows)的最后一章里,动物们回忆蟾蜍先生及其朋友的辉煌战绩一样,讨论这些往日英雄的丰功伟绩。

0 阅读:0
科海群星谱

科海群星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