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巴西沉没了,巴西大豆价格攀升至650美元/吨,这让巴西大豆商欣喜不已,

记实馆 2025-11-06 16:55:07

一夜之间,巴西沉没了,巴西大豆价格攀升至650美元/吨,这让巴西大豆商欣喜不已,他们笃定中国对大豆需求旺盛,此前已敲定800万吨的大豆订单。 巴西大豆一夜涨到650美元/吨,豆商们盯着之前敲定的800万吨订单偷着乐,觉得咱中国的“刚需”就是他们的摇钱树,可他们压根没想过,这大豆涨价戳中的是咱老百姓的日常,连着国家的根基,哪是他们想赚就能随便赚的? 先不说别的,单说国家粮库的储备就够让他们冷静冷静。中储粮手里攥着4500万吨大豆储备,按全国每月近千万吨的消耗量算,撑三个多月毫无压力,这还没算各地的地方储备。 早年前国家就用过抛储稳价的法子,2010年国内大豆价格波动时,国家抛出30万吨储备,虽然初期流拍,但很快就让市场降温,投机商不敢再肆意炒作;2000年更试过一次性抛售50万吨,48万多吨成交直接稳住了现货市场,这都是经过市场检验的“压舱石”。 巴西豆商以为涨价就能逼中国就范,殊不知咱们转身就能开仓放粮,把价格拉回合理区间,他们那点涨价的小算盘,在国家储备面前根本不够看。 更关键的是,中国早就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了,“巴西主导、多国补充”的采购网早建好了多年。 2024年的数据摆在那,中国一年进口1.05亿吨大豆,巴西占71.1%,美国21.1%,阿根廷、乌拉圭、俄罗斯加起来虽然只有8%左右,但这些“备用选项”关键时刻就能派上大用场。 2025年巴西一涨价,阿根廷立马抛来橄榄枝,把26%的出口税直接降到0,相当于每吨大豆到岸价便宜了70美元,中国买家48小时内就敲定130万吨订单,这数量差不多是每月进口量的三分之一,正好补上停购巴西后的缺口。 俄罗斯远东的新季大豆也没闲着,2025年对华出口量比上年涨了三成,乌拉圭更是把对华出口提了30%,这些国家早就盼着分一杯羹,巴西涨价简直是给他们送机会;就连之前因贸易摩擦减少的美国订单,2025年10月也重启了,18万吨新豆采购量虽不算大,但信号很明确:谁给合理价格,订单就给谁。 国内的产能提升更是悄悄攒着劲,这些年大豆振兴计划可不是白搞的。2024年国产大豆产量已经冲到2065万吨,自给率突破19%,比2020年足足提高了4个百分点。 可能有人觉得这点量跟进口的没法比,但这里面有门道——国产大豆主要供食用,做豆腐、榨豆油,而进口大豆大多用来做饲料豆粕,这样一分工,就把食用领域的“刚需”牢牢抓在了自己手里,进口依赖自然就降了。 河南、黑龙江这些主产区还在搞高产示范区,2025年要建80万亩大豆高产田,单产目标170公斤,要是成了,每年还能再多出不少量。 以前饲料里豆粕占比高,现在农业部门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加点开胃的氨基酸,就能在保证牲畜营养的前提下少用豆粕。2024年饲料里豆粕的占比已经从2017年的17.9%降到13.7%,这一下就节约了近2000万吨豆粕,折算成大豆得多少? 更别说还有菜籽粕、棉籽粕这些替代品,现在杂粕替代比例都升到15%了,新希望这些饲料巨头早就不靠单一豆粕过日子。巴西豆商以为中国人要吃猪肉、喝牛奶就离不开他们的大豆,却不知道咱们早就把饲料配方改了,就算进口少点,肉蛋奶供应照样稳得住。 所以巴西那波涨价,更像是给自己挖了个坑。国内几大粮油巨头直接联手停购了原定12月到港的800万吨船期,不给高价大豆留一点情面。 巴西大豆对中国的依赖度可不是一般的高,他们全国的大豆出口里,中国占了一半以上,失去中国订单,短时间内根本找不到这么大的接盘侠。果不其然,停购没几天,巴西港口就堆了不少待运的大豆,价格悄悄回落不说,豆农们还得着急赶下一季播种,生怕货砸在手里。 反观中国,阿根廷的大豆11月就能装船,俄罗斯的非转基因大豆也在陆续到港,国家储备库随时能补位,市面上大豆价格稳得很,老百姓的菜篮子压根没受影响。 这哪是买大豆,分明是给巴西上了堂“供应链风险课”——中国的“刚需”从来不是某一个国家的专属摇钱树,而是建立在储备、多元供应、国产替代和技术创新上的稳定需求。 巴西豆商把短期的供应优势当成了长期饭票,以为能靠垄断拿捏中国,却忘了大买家最擅长的就是用“组合拳”打破垄断。 别说650美元/吨,就算再涨点,中国照样有办法稳住局面,毕竟粮食安全连着国本,哪能让外人随便拿捏?最后落得个订单流失、价格回调的下场,只能说是贪心惹的祸,这堂课的学费,估计巴西豆商得记好一阵子。

0 阅读:182
记实馆

记实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