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共同社爆出的一个大瓜,俩月前朝鲜派了个高级别代表团去蒙古访问,结果队伍里的随

记实馆 2025-11-06 16:55:06

日本共同社爆出的一个大瓜,俩月前朝鲜派了个高级别代表团去蒙古访问,结果队伍里的随行翻译突然撂挑子跑路,一头扎进韩国驻蒙古大使馆要寻求保护,这波操作直接看傻网友。 要知道,这代表团可是朝鲜数年来派往蒙古的最高级别队伍,名义上是学术访问,实则肩负着给蒙古递话、介绍地区局势、寻求政治支持的活儿,赶上朝鲜劳动党成立80周年的节骨眼,平壤正忙着巩固友好关系,这节骨眼上出岔子,简直是公开处刑。   更有意思的是跑路的时机,选在异国他乡的外交行程中,既避开了国内的管控,又能借着第三国的地界“无缝衔接”韩国使馆。   这算盘打得隔着国境线都能听见响,毕竟早年间美国就撺掇过蒙古设所谓的“难民营”接收朝鲜人,蒙古夹在几方之间,既不想得罪朝鲜,又想拿美韩的好处,态度一直含糊其辞,这种暧昧空间正好给跑路者留了缝。 而且韩国驻蒙古使馆的位置、接收流程,恐怕早被摸得门儿清,不然哪能做到“撂挑子”后直奔目标,连点犹豫都没有?事后日本媒体就爆出朝鲜驻蒙古大使被火速撤换,没出大事哪会中途换将,这波“公开处刑”算是坐实了跑路的真实性! 千万别觉得这是孤例,这种“借外访叛逃”的戏码,在朝鲜对外人员里早成了见怪不怪的老套路。 2016年那个驻英国的朝鲜公使太永浩,更是把这套路玩得炉火纯青。他本身家庭背景显赫,在英国待了十年,按说该是绝对可靠的自己人,结果早早就跟英国情报机构搭上线,借着带家人在国外生活的便利,连儿子上学的地方都选在了英国,就为了给自己留后路。 等到朝鲜要求驻外人员子女回国的命令下来,他立马借着高尔夫球杆作掩护,带着全家在英美情报机构的护送下,坐着军用飞机经德国转道韩国,连战斗机都配了护航,这阵仗哪像叛逃,倒像是早就安排好的“移民”。 再往前数,1997年那次才叫震撼,朝鲜劳动党前书记黄长烨,那可是金日成的秘书,还指导过金正日兄妹学习的核心人物,就借着去日本开国际会议的机会,在北京直接扎进了韩国驻华大使馆要庇护。 他这级别,一句话能顶千军万马,他的叛逃直接让朝鲜骂出“猪狗不如的叛徒”,还成了头号暗杀目标,韩国那边只能给他人身特级保护,窗户都装防弹玻璃,可见这事儿闹得有多大。 近些年的例子更密集,2019年驻意大利、科威特的临时代办先后投奔韩国,2023年驻古巴的参赞也跟着跑路,这些人无一不是借着驻外的便利,把外交行程当成了跑路的跳板。 这里面的门道其实很清晰,外访是为数不多能跳出国内严密管控的机会,驻外期间虽然有政治官员监督,还得住在使领馆,但终究能接触到外界,不像在国内连跟陌生人多说句话都可能被注意。 而且韩国那边早就备好了“绿色通道”,他们有专门的《朝鲜脱北居民保护定居援助法》,还建了安置中心,单身的给三百多万韩元安置费,成家的给四百多万,虽然不是一次给清,但好歹给了落脚点。 更诱人的是还能给身份,太永浩后来都当上了韩国国会议员,2024年还被任命为副部长级官员,这种“成功案例”无疑成了隐形的诱饵。 韩国情报机构早就把这当成了搞事情的手段,2016年那13名朝鲜驻华餐厅员工集体叛逃,后来被扒出来就是韩国特工掏钱、指路,连机票钱都是韩方出的,人到了马来西亚直接从机场进韩国使馆,连出入境审查都省了。 这次蒙古的翻译跑路,说不定也有类似的“协助”,不然一个翻译哪能精准摸到韩国使馆的门,还能顺利被接收,这背后没人搭线根本办不成。 朝鲜这边其实也早有防备,驻外人员家属大多要留在国内当“人质”,太永浩当年也是以孩子健康为由才把家人带在身边,可架不住有人早就算计好要破釜沉舟。这次劳动党成立80周年,平壤正忙着搞外交潮,中俄越老的政要都去了平壤,正是要展现团结的时候,结果在蒙古掉了链子,等于在国际上丢了大人。 可再生气也没办法,只要外访还得派人,只要有人动了跑路的心思,这种盯着外交行程找机会的套路,恐怕还会继续上演,毕竟对跑路者来说,这是成本最低、成功率最高的选择,只不过把本该严肃的外交场合,变成了自己跑路的舞台。

0 阅读:70

猜你喜欢

记实馆

记实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