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李嘉诚心里应该不是滋味,全运会火炬在粤港澳大湾区传递,香港四大家族去了三家

月鹿一鹿前进 2025-11-06 11:14:20

这两天李嘉诚心里应该不是滋味,全运会火炬在粤港澳大湾区传递,香港四大家族去了三家,澳门何家也参加了,唯独李嘉诚两个儿子没有参加,为什么不参加这么重要的活动,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了。 香港的两种符号,指向一种深刻的张力。一边,是粤港澳盛大庆典中一个标志性家族留下的空位;另一边,是其商业帝国总部玻璃幕墙上刺眼的红色油漆。 这一虚一实的景象,共同揭示了一个核心问题:一个商业巨头的全球布局,与一座城市的本土情感产生错位,会撕开怎样的裂痕。 11月2日,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全运会火炬开启首次跨境传递之旅。这一创举宛如巨笔,书写全新篇章。 火炬之光跨越边界,传递着体育精神,播撒着希望的种子。其传递路线的设计独具匠心,巧妙地将香港特区政府总部与启德体育园串联起来,这般规划既显独特巧思,又蕴含深远意义。 这一安排寓意深远,独具匠心,宛如一枚藏着珍宝的精巧匣子。它以别具一格的象征意义,彰显出独特价值与深刻内涵,引人遐思。 然而,在李兆基、郭得胜、郑裕彤家族成员纷纷亮相时,李嘉诚家族的李泽钜、李泽楷却双双缺席。这不仅是一次缺席,更是在一场关乎“湾区共同体”认同的仪式中,一次具有分量的沉默。 现场的喧嚣鼎沸,人语、笑闹交织成一片欢腾之景。在此番热闹衬托下,那一份沉默愈发显得沉甸甸,似有千钧之力,令人不禁为之动容。 恒基兆业的李家诚荣膺第六棒火炬手之位,投身于神圣的火炬传递征程,以昂扬姿态助力圣火延续,展现出独特风采与担当。 与此同时,该公司组织员工到场助威,他们手持“恒基与湾区共成长”的标语,场面热烈且充满活力。 新鸿基的郭基辉担当第21棒火炬手参与传递,其所在企业亦颇具远见地设立了展区,于这一重要时刻展现企业风采与积极姿态。澳门何鸿燊家族的何超琼、何超凤姐妹也参与接力。 这些行为共同构筑了一个积极融入的群像,他们都公开强调支持大湾区融合。 相较之下,长江集团不仅核心成员未出席,未提供赞助,其总部大楼也仅悬挂常规祝贺横幅。其他家族借此机会,将其商业布局与社会责任叙事巧妙结合,赢得了公众好感。李氏家族的缺席,则错失了一次强化本土联结的重要契机。 如果说火炬传递的“空位”是抽象的疏离,那么长江集团中心门前的红漆,就是一记具象的伤痕。 一名男子怒不可遏,愤而将红漆泼洒在大楼之上,随后声嘶力竭地高呼,表达欲见李嘉诚的强烈诉求,其激动之态尽显眼前。 冲突间,他情绪失控打伤保安,现场一度陷入混乱之境。这一行为,是长期积累的社会不满情绪的极端爆发,让关于李家商业帝国的讨论,从财经版转移到了社会版。 这道“伤疤”背后,是公众对其商业逻辑的疑虑。此前,长江集团计划出售和记港口旗下覆盖23国的非中国资产,规模超2000亿港元。 巴拿马运河两端港口地位举足轻重,于推动中国与拉美贸易往来而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宛如贸易纽带,让双方经济交流更为紧密。此举引发《大公报》警示风险,前特首梁振英也提及“战略安全”问题。 官方罕见的关切,体现了其纯粹的“资本避险”逻辑与公众情感的脱节。最终,在签约的倒数第四天,这笔交易戛然而止。 原本即将达成的约定,在那一刻化为泡影,徒留无尽的遗憾与猜测。李嘉诚曾言“企业不是孤岛”,此刻这句话显得尤为深刻。商业力量需要根植于社会土壤,一旦脱离,根基便可能动摇。 李氏家族的处境,根源在于其“全球财务投资”的商业哲学。近年来,他们陆续收缩在英国的电信、澳洲的能源等非核心资产,追求资本效率最大化。 其在内地的投资也被外界定义为缺乏深度战略绑定的“财务投资”。这种典型的全球化资本逻辑,与当下强调区域协同发展的趋势显得格格不入。 其他家族则选择了另一条路。恒基兆业在广州、深圳投资拿地超200亿,参与旧城改造,并在火炬传递后宣布大湾区民生住宅计划。 新鸿基在东莞建设半导体研发中心,并公布了青年科创基金细节。 在深圳,郑裕彤家族旗下的周大福正积极投身于珠宝产业园的兴建工作。这一举措不仅展现了企业的战略布局,也为深圳珠宝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他们精准契合大湾区融合的节拍,宛如踏浪者勇立潮头。凭借敏锐洞察与果敢行动,赢得政策扶持与市场青睐,收获了双重认可的累累硕果。 最终,“空位”、“红漆”与不同的商业路线,共同指向香港商业文明的转型。 商业领袖之角色正经历重塑,往昔单纯的财富创造者形象渐隐,如今需化身为价值共建者,审慎权衡全球利益与本土责任,于二者间寻得精妙平衡。 长江中心门前的油漆可以轻易擦去,但如何在公众心中重新描绘一幅“与城共生”的蓝图,是这个商业帝国,乃至整个香港商界面临的共同考验。 信息来源:十五运会火炬四城同传:星火筑梦 “燃”动湾区——2025年11月03日 07:46 | 来源:人民政协报

0 阅读:10
月鹿一鹿前进

月鹿一鹿前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