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李嘉诚心里应该不是滋味,全运会火炬在粤港澳大湾区传递,香港四大家族去了三家

小茹吖 2025-11-06 08:24:59

这两天李嘉诚心里应该不是滋味,全运会火炬在粤港澳大湾区传递,香港四大家族去了三家,澳门何家也参加了,唯独李嘉诚两个儿子没有参加,为什么不参加这么重要的活动,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了。 这场 2025 年 11 月启动的火炬传递,可不是普通的体育活动。它是全运会史上头一回跨境联动,把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串到了一起。 火炬传递的路线,从香港的海滨路段到深圳湾,再到广州的中轴线、澳门的历史街区,每一步都踩着湾区融合的节拍。 参与传递的家族们,个个都没把这当简单的亮相。恒基兆业的李家诚举着火炬跑过香港海滨时,身后是他们集团在大湾区布局的二十多个地产和商业项目,仅广州南沙的综合体就投资超 200 亿。 太古集团的郑家驹在深圳湾完成接力,而太古在深圳福田打造的商业体,去年营收突破 45 亿,占太古内地商业总营收的三成。 郭氏家族派来的代表,背后是新鸿基在香港西九龙的科创园区,仅 2024 年就吸引了 80 多家科技企业入驻。 澳门何家的阵仗更能说明问题。何超琼、何超凤姐妹俩并肩上阵,一步步跑完属于自己的棒次。 何家这些年在湾区的动作不断,不仅在珠海投建了文旅综合体,还联合内地企业成立了规模 50 亿的科创基金,重点扶持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领域。 他们的参与,明摆着是告诉市场:何家押注湾区的未来,愿意陪着这片土地一起成长。 其实这场火炬传递,传的不只是奥林匹克精神,更是一场公开的 “信任背书”。 能站上这个舞台的家族,都在用行动表态:他们看好湾区的发展潜力,愿意把资源和精力投在这里。 反观李氏家族的缺席,倒不是故意摆架子,本质上是他们的资本逻辑,跟新时代的湾区发展节奏对不上了。 早年间,李氏家族靠着地产开发和资本运作发家,核心逻辑是 “哪里赚钱快就往哪跑,哪里风险低就扎在哪”。 上世纪 90 年代到 2010 年前后,他们确实在香港和内地布局了不少地产项目,但从 2015 年开始,李氏旗下的长江实业、长实集团就开始大规模抛售内地和香港的资产。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2015 年到 2024 年,李氏家族累计出售的内地和香港物业价值超 1200 亿,其中包括上海陆家嘴的地标写字楼、广州的商业综合体等核心资产。 与此同时,他们把资金大量投向海外,英国的电网、水务公司,加拿大的地产项目,成了他们的新重点。 2024 年李氏海外资产占比已经超过 75%,而在大湾区的新增投资不足 50 亿,跟其他家族形成了鲜明对比。 全运会火炬传递这样的活动,本质上是给愿意扎根湾区、参与湾区建设的资本和家族提供的 “舞台”,李氏家族的缺席,其实是他们主动选择了 “站在门外”。 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是湾区的发展需要 “共担责任、共享成果” 的伙伴。 这些年湾区搞互联互通,建跨海大桥、修城际铁路,推进要素流动便利化,每一项都需要资本长期投入、耐心陪伴。 李氏家族的海外投资,更多是 “财务投资” 性质,很少深度参与当地产业生态建设。 这种 “只赚不粘” 的模式,在湾区讲究 “共生共荣” 的新时代,显然已经不合时宜。 说到底,李氏家族的缺席不是偶然,而是旧资本逻辑跟不上新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湾区的未来,属于那些愿意投身实体经济、拥抱科技创新、跟这片土地共成长的资本和家族。 李嘉诚父子或许不是不想参加,而是他们的资本布局和发展理念,已经很难再融入湾区的新节奏了。

0 阅读:10
小茹吖

小茹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