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经常出现口腔溃疡、脸上长痘等“上火”症状,但同时却又手脚冰凉、怕吃凉食?
这很可能就是“上热下寒”体质。
这种体质并不代表你真正“火气大”,而是身体内部能量分布不平衡的表现。
在中医理论中,当中焦脾胃通道堵塞,导致心火无法下降,肾水无法上升,就会形成上热下寒的体质
10个传统养生动作,疏通经络平衡阴阳
以下10个动作源自传统养生功法,简单易行,旨在帮助你打通中焦通道,引火下行。
1. 双手托天理三焦(八段锦)
2. 金鸡独立
3. 深蹲
4. 揉腹法
5. 摇头摆尾去心火(八段锦)
6. 艾灸涌泉穴
7. 站桩
8. 踮脚尖
9. 拍打胆经(环跳穴至风市穴)
10. 还阳卧
上热下寒自我检测: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是否属于上热下寒体质,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自测:
上半身“热”的表现:皮肤油腻、毛孔粗大、易长痘、口疮口臭、牙疼、咽痛、目赤红肿、眼干眼涩、心烦不安、焦躁、易怒。
下半身“寒”的表现:手脚常年冰凉、怕冷、腰膝酸软、尿频、小便清冷、便溏腹泻、腹冷胃痛。
中焦“堵”的表现: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腰腹赘肉多、吃点就胀、气血不通,感觉上下“不连”。
舌象判断法:对照镜子观察舌头,若舌尖红(代表上焦有热),而舌根部苔白腻(代表下焦有寒),舌边可能有齿痕,这通常是上热下寒的舌象表现。
调理上热下寒体质,需要耐心和坚持。
选择适合的传统运动并持之以恒,配合饮食调理(避免生冷、辛辣食物)、充足睡眠和良好的情绪管理,才能逐步改善体质失衡状态。
关🐖我,分享养生小知识,陪你快乐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