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中国反击荷兰安世指控。安世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11月2日发布致客户公告函称,相

义气先义 2025-11-05 12:17:57

安世中国反击荷兰安世指控。安世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11月2日发布致客户公告函称,相信大家已经获悉,荷兰安世半导体单方面决定自2025年10月26日起停止向位于东莞的封装测试工厂(ATGD)供应晶圆。 这事儿说起来挺闹心的,安世半导体这家企业,本来是中荷合作的一个典型案例,结果闹到今天这份上,荷兰总部单方面卡脖子,中国这边直接硬刚回去。事情得从今年9月说起,那时候荷兰政府突然插手,借口什么“治理缺失”,强制从中国闻泰科技手里接管了安世半导体的大部分控制权。这一步棋走得让中方很不爽,直接回应就是限制安世产品的出口许可。结果呢,荷兰安世那边不甘心,10月26日又来一手,宣布从那天起停止向东莞的封装测试工厂ATGD供应晶圆。理由呢?他们说这是因为当地管理层没按合同付钱,纯属“直接后果”。 安世中国这边可没惯着他们,11月2日凌晨就发出了致客户的公告函,直截了当戳破这层窗户纸。公告里先是确认了大家都知道的消息,然后就点名荷兰安世的指控是“无中生有,恶意抹黑”。他们强调,安世中国管理层压根儿没违约,履约记录干干净净,一笔一划都对得上账。反过来呢,荷兰安世自己欠着ATGD的货款,高达10亿元人民币。这数字不是随便报的,是有发票、有合同撑腰的实打实欠款。 安世这家公司,原本是荷兰老牌企业,专注功率半导体,全球市场份额不小。2017年,中国闻泰科技看中了它的技术优势,花了27.6亿美元从恩智浦手里全盘买下股权。那时候并购挺顺利的,闻泰整合资源,把欧洲的研发和中国东莞的制造结合起来,效率蹭蹭往上窜。2019年底,交易彻底敲定,闻泰以38亿欧元拿下79.98%的股份,后来补齐到100%。张学政作为闻泰的掌舵人,顺势成了安世半导体的CEO,负责全球协调。这几年,安世营收破百亿欧元,汽车芯片、工业应用都卖得火热,中国工厂贡献了不小份额。 可好景不长,今年上半年,地缘政治风向变了。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启动审查,9月直接下令接管。表面上是“治理问题”,其实谁都看得出是针对中企的收购。荷兰企业法庭裁定暂停张学政的职务,还冻结了部分资产。中方这边自然有回应,商务部迅速限制安世产品从中国出口,理由是涉及敏感技术。这下子,荷兰安世急眼了,他们的晶圆供应链条离不开东莞的封装测试,ATGD是关键一环,负责后端加工。没有这个,欧洲的晶圆就没法变成成品芯片,客户订单得黄一大片。10月26日的断供决定,就是他们试图反制,但这招显然没算到中国这边的韧性。 安世中国的公告不光是怼回去,还给客户吃了定心丸。他们明确说,目前成品和在制品库存充足,能稳稳当当满足订单需求,直至少年底,甚至更久。供应链安全可靠,这话不是空谈,是基于实际盘点出来的。想想看,半导体这行,库存就是命根子,安世中国早有准备,不会让客户跟着遭罪。同时,他们已经在行动,加紧验证新的晶圆产能,多套预案齐上阵。短期内完成对接,明年起无缝衔接所有需求,这信心不是吹的,是有技术团队在实验室里反复测试出来的。客户那边,汽车制造商、工业设备商,都在盯着呢,公告一出,市场反应还算平静,没见大面积恐慌。 争端进入法律阶段,荷兰法院维持冻结令,中国企业启动国际仲裁。程序走着,芯片出口逐步恢复,部分豁免批下来,车队从东莞上高速,边检放行顺畅。欧洲那边,奈梅亨总部行政忙得焦头烂额,文件夹堆桌上,打印机转个不停。全球供应链这张网,本来就紧绷,这事儿一搅和,波及面广。德系车厂减产,工人闲坐休息区,工具擦得锃亮等物料。安世中国独立运营声明一出,大门安保升级,访客登记严起来。 长远看,这对中企是个警醒。海外并购得更谨慎,技术转移要卡位,供应链多元化是王道。安世中国这波反击,亮明了底牌:库存在手,预案齐备,不怕卡脖子。荷兰安世欠款不还,还想甩锅,信誉先臭了。客户眼睛雪亮,谁靠谱谁不靠谱,一目了然。商务部机制一出,谈判天平有点倾斜,恢复职务成筹码,公司运营在平衡中往前推。 总的来说,这波反击,安世中国打得漂亮。公告一出,舆论一边倒,支持中国立场。媒体如DW、新浪财经,都报道了欠款细节,路透社跟进断供影响。企业间博弈,说到底是实力说话。中国半导体链条完整,从设计到封装,一条龙搞定。荷兰安世欠钱不还,指责别人,逻辑站不住脚。未来,谈判桌上见真章,恢复控制权是关键。

0 阅读:35

猜你喜欢

义气先义

义气先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