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欧洲在俄乌冲突里自食苦果,成第二大输家! 11月3号,俄乌冲突还在持续

三农谈史 2025-11-03 18:31:26

快讯! 欧洲在俄乌冲突里自食苦果,成第二大输家! 11月3号,俄乌冲突还在持续,欧洲对停战和谈的态度一直挺微妙——不是不想停,而是想借着冲突多耗耗俄罗斯的力气,觉得这样能削弱对方。 可它没算到自己跟这场冲突绑得太近,最后不光没拖垮俄罗斯,反倒把自己拖进了麻烦里。 大家都知道欧洲缺廉价能源了,但这远不止“电费涨点”那么简单。 像钢铁、化工这些靠稳定能源吃饭的行业,成本一下涨得扛不住,不少工厂干脆搬到能源便宜的地方去了。 这可不是暂时挪个窝,而是把欧洲几十年攒下的制造业底子慢慢挖走了,真要形成规模,以后再想把产业链拉回来就难了。 安全方面也一样,边境查得严只是表面,更棘手的是冲突带的连锁反应:物价涨得老百姓压力大,对未来安全也没底,连欧洲内部对政策的看法都吵了起来,想拧成一股绳推进点事越来越难。 要是冲突最后真得“分胜负”,几方的日子会差得很明显,这背后其实是各自“扛事的本事”不一样。 对乌克兰来说,丢了的领土想拿回来,不光是打不打得过的问题——这么久的冲突,房子毁了、人走了、钱也耗得差不多了,就算停火,领土的事也没法轻易解决,反倒可能因为资源不够,以后还得丢更多东西。 欧洲比乌克兰好点,但也是“第二惨”:能源问题解决不了,工厂又往外跑,手里没多少钱去调整,最后陷入“越差越难改”的循环里,想翻身都不容易。 反观俄罗斯,之所以说“赢比输多”,主要是把主动权攥住了——比如别人不让它卖能源,它就跟其他需要能源的国家加深合作,还打破了外面想围堵它的圈子,这些长期的好处,慢慢抵消了打仗的短期消耗。 更关键的是,欧洲其实做不了自己的主,一直被美俄关系牵着走。 它安全上靠美国,以前能源上又依赖俄罗斯,这种情况下,根本没多少独立决策的空间。 万一美俄关系缓和了,不管是重新谈能源合作,还是坐下来聊安全问题,欧洲都得跟着改主意,只能“看别人脸色调整”,这也暴露了它在地缘博弈里的被动。 其实看懂这事,不光是知道谁亏谁赚,更能明白能源、安全和经济是怎么绑在一起的。 欧洲的教训就在这:想针对别人之前,得先掂量自己扛不扛得住,别光顾着算计,最后坑了自己。 咱们读者关注这个,也能更清楚以后欧洲工厂会不会接着搬、能源价格可能怎么变,看国际新闻的时候,也能比只看表面多懂点门道。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9
三农谈史

三农谈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