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211名干部辞职,郑丽文上任党主席,国民党再次大分裂,朱立伦率211名干

史鉴奇谈 2025-11-03 18:07:39

国民党211名干部辞职,郑丽文上任党主席,国民党再次大分裂, 朱立伦率211名干部集体辞职,让国民党新主席郑丽文措手不及,这种交接现象,验证了国民党内斗的残酷,故意要刁难郑丽文,朱立伦总辞破坏团结,难怪国民党每次选举一败涂地。   要知道,国民党党产被冻结后,很多地方党部主委都是自掏腰包维持运作的骨干,一下子全撤了,等于把国民党日常运转的基石都给抽空了。   朱立伦这套“清场式总辞”手法相当老练,他借着2024年“大选”失利后党内要求其负责的呼声,巧妙地把败选责任和党内矛盾这个“烫手山芋”一并甩给了继任者,自己反倒塑造了“主动放权”的形象,成了国民党几十年来首位完成四年任期的党主席。   他更深层的算计是为自己“留后路”,把这批朱系人马安全带离,万一郑丽文未来干得不好,他还能有机会以“过来人”身份重回舆论中心。   郑丽文面对这个“空城计”,反应倒是相当冷静且犀利。她没跳脚指责,反而说“宁可把朱主席的动作视为一种善意”。这话听着客气,实则绵里藏针。紧接着,她火速出手,公布了几波人事安排,直接稳住了局面。   她请出71岁的老将李乾龙担任副主席兼秘书长,用他在地方派系深厚的人脉来填补基层真空;又任命退役海军陆战队上将季麟连为副主席,稳住了党内重要的军系票仓“黄复兴”党部。   她还拉拢了张荣恭、萧旭岑等熟悉两岸事务的人士,这套组合拳不仅快速凝聚了深蓝支持者,更明确传递出她将扭转朱立伦时期在两岸政策上的模糊姿态,转而坚定支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在11月1日的就职演讲中,郑丽文强调国民党要“从羊群变成狮群”,要捍卫民主自由、创造经济奇迹,更要开创两岸和平,誓言“把最坏的时代变成最好的时代”。   这场“总辞风波”背后,其实是国民党内部残酷的派系博弈和深刻的路线分歧。朱立伦代表的“本土派”与郑丽文领导的“深蓝”势力在政策立场上存在潜在矛盾。   就连党内大佬赵少康也公开质疑郑丽文的领导力,甚至被外界解读为想上演“换柱2.0”。而台中市长卢秀燕在此次风波中则选择袖手旁观,被解读为欲“坐收渔利”。   这种内斗戏码对国民党而言简直是“祖传手艺”,从早年蒋氏父子时代的CC系斗争,到李登辉时期导致新党、亲民党、台联党相继分裂而出,再到后来的“马王政争”、2015年的“换柱风波”,每一次权力更替几乎都伴随着激烈的内部倾轧。   这种“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痼疾,不仅让党一次次错失重整旗鼓的时机,更在台湾民众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负面印象。   郑丽文上任后面临的挑战可谓堆积如山。首要任务就是填补211个职位空缺后,如何平衡党内各派系利益,搞好“派系共治”。紧接着就是应对迫在眉睫的2026年“九合一”地方选举,县市党部主委的突然变动很可能打乱原有的选举节奏,而民进党必然会趁国民党权力交接的空窗期加大攻势。   更让她头疼的是国民党的巨额负债,根据国民党2025年度的决算书,其负债总额高达21.2亿元新台币,且大部分资产被限制处分,实际可动用资金非常有限。   在政治路线上,郑丽文需要在深蓝基本盘与中间选民之间找到平衡,她的两岸论述能否获得更广泛民众的认可,将直接关系到国民党的选举前景。   朱立伦率211人集体辞职这场大戏,表面上是一场权力交接的惯例尝试,骨子里却是国民党内部残酷权斗和深刻路线分歧的集中爆发。   它再次印证了那句老话:国民党有时候“内斗内行,外斗外行”。郑丽文虽然凭借“求新求变”的期望当选,但摆在她面前的,是一个内部纷争不断、外部挑战严峻的烂摊子。   她能否真正打破内斗的魔咒,将眼前的危机转化为重振国民党的契机,还需要时间和实际行动来证明。如果国民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内斗问题,那么无论谁当主席,恐怕都难以摆脱不断衰落的命运。

0 阅读:5

猜你喜欢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