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真凶,日本男子为给遇难妻子伸冤,26年保持凶案现场原状 这几天,日本媒体再度聚焦一桩尘封多年的命案。 事情要回溯到 1999 年11 月13 日,地点是日本 名古屋市西区稲生町的一间普通公寓。32 岁的主妇 高羽奈美子(当时32岁)正在家中,被人用菜刀多次刺中颈部,当场因失血过多死亡。  案发时,她年仅2 岁的儿子就在家中,虽然目睹了事件,却奇迹般存活下来。 案发后,警方几乎倾尽全力:据报道,累计投入近十万人次协助走访,访问五千户以上,但仍然未能揪出凶手。  当时的技术手段有限,唯一明确的突破口为现场检出的血型为B型、以及鞋码约24厘米,且嫌疑人为女性、案发时年龄约40–50 岁。  然而线索在这里便戛然而止。 但高羽的丈夫始终没有放弃。 他带着年幼的孩子搬离现场,却一直都没有改动那间血迹未干的公寓。二十六年里,他一直和孩子在外租住。将房间保持在凶案发生的那一天,只为了等待科学进步的那天。 截至今年,他为此支付了两千万日元的租金,折合近百万元人民币。这些房租足矣令他在名古屋再买下一套体面的公寓。 该案因为“玄关血迹还在”“现场一尘不动”而曾被称为“最接近破案的未解决案件”之一。  这位不愿放弃的受害者丈夫和儿子后来还加入了“被害者家属协会”,不断推动日本司法改革。正是在他们这些受害者家属的呼吁下,日本在2010年正式废除了杀人罪的公诉时效。 如果不是这场制度的改变,凶手如今已可合法脱罪。 命运的齿轮在26年后开始转动。 几个月前,警方锁定了一位名叫安福久美子的女子,她同样居住在名古屋,年龄、血型、体貌特征都与凶手相符。 更关键的是,她与受害者并不相识,却是受害者丈夫的高中同学。 两人当年都在网球社团,男方甚至收过她的情人节巧克力和情书,并明确拒绝过她。案发前一年,他们还曾在校友会上短暂重逢。 案发后,警方多次找安福问话。但在日本,没有确凿证据阶段的“任意询问”,犯罪嫌疑人可以拒绝,她依靠这条法律作为依据,始终拒绝提供DNA样本。 直到今年10月,她终于松口。 经过DNA对比技术,发现匹对结果完全吻合,她正是案发现场遗留血迹的主人。 警方推测她可能出于某种单方面的嫉妒或怨恨,但动机仍在调查中。受害者丈夫感到很震惊,案发前不久,他和嫌犯在同学会上久别重逢,他在嫌犯的提问下,分享了自己幸福的婚姻生活。 这起尘封26年的命案,终于出现了答案。 经年一梦,鬓已白霜。一位丈夫用二十六年的苦苦等待和辛苦奔走,终于替妻子揭开了遇害的真相。 原来那一天,凶手终结的,是三个人的人生。 而这位老爷爷,用自己半生的光阴,又一次让人们,相信了爱情真的存在。
荷兰现在收场难了。海牙消息:10月31日内阁连夜召集经济部、情报局与议会三大派
【20评论】【3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