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报道:“开启了4年多的中美芯片大战,震撼全球,美国在最尖端技术方面独占优势

史鉴奇谈 2025-11-01 16:07:13

CNN报道:“开启了4年多的中美芯片大战,震撼全球,美国在最尖端技术方面独占优势,中国疲于应对,但在成熟制造芯片赛道,他们正在获得优势。”   说起芯片大战,得回溯到美国开始一轮轮制裁那会儿。他们以为卡住高端芯片供给,就能摁住中国AI和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英伟达CEO黄仁勋就吐槽过,美国政策搞得他们彻底丢了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市场之一,份额从以前的95%暴跌到近乎归零。   这招短期看是狠,但结果呢?没把中国打趴下,反倒逼出了中国芯片业的自主狂飙。美国玩的是“精准打击”,中国接招的方式是“你卡我脖子,我就自己长出拳头”。   中国这边反应很快。政策层面大力扶持,国家牵头设立巨额集成电路基金,企业也在拼命搞技术突围。   中芯国际在成熟工艺上不断精进,其14纳米产能的良率已经突破90%。华为海思的芯片设计能力也冲进了世界前列。   国产AI芯片,比如寒武纪的思元590,性能已经能和国际大厂掰手腕了。市场格局随之剧变,以前国内AI算力市场几乎是英伟达一家独大,现在变成了国产厂商挑大梁的多元生态。   成熟制程芯片,比如28纳米及以上的,成了中国突破的重点。这些芯片虽然不像5纳米、3纳米那么炫酷,但市场需求巨大,新能源汽车、物联网、家电都得用。   中国在这块儿发力,正好契合了国内庞大的制造业需求。2023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大概有1.2万亿元人民币,还在稳步增长。   今年上半年产量更是同比飙升了近三成。出口数据也漂亮,前七个月集成电路出口额超过6400亿元,涨幅达到25.8%。这说明中国造的成熟芯片,不仅自己够用,还能大量往外走了。   美国在顶级芯片设计、EDA软件这些领域还是强,像英伟达的芯片确实厉害,有2080亿个晶体管,训练大模型效率超高。   但问题在于,他们因为出口管制,很难把这些顶尖货卖到中国。反而让中国公司在中低端市场站稳了脚跟,甚至开始抢占全球份额。   此消彼长之下,美国企业的损失不小。黄仁勋就担心,失去中国市场和美国政府的管制政策,会让英伟达这样的公司失去创新所需的市场动力和数据反馈。   再看全球产业链,半导体这行业本来就高度全球化,没有一个国家能包揽全部环节。美国想靠技术封锁孤立中国,结果逼得中国自己建了一套从设计、制造到封测的产业链。   虽然高端光刻机还依赖阿斯麦(ASML),但国产设备份额也在涨。2025年上半年,中国半导体设备进口额下降了28%,国产设备市场份额突破了40%。阿斯麦的DUV光刻机在中国占有率从2022年的85%掉到了52%。   中美芯片战打到这个地步,其实成了持久战。美国靠技术领先,中国靠市场和应用迭代。中国在成熟芯片赛道获得优势,靠的是庞大的内需和市场应用场景,以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现在中国不仅在提高芯片自给率,还在拓展像RISC-V这样的开源架构,寻找新的技术路径。   所以,CNN说美国尖端技术占优没错,但说中国“疲于应对”可能小看了这边的韧性。中国在成熟制程芯片上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产量、出口、技术都在提升。   这场芯片大战,早已不是单向的压制与封锁,而成了一场双方在不同维度上各自发力、相互博弈的复杂较量。未来恐怕不是美国一家独大,而是两种技术路线、两个供应链体系长期并存和竞争的局面了。

0 阅读:1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