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切断了巴甫洛格勒通往波克罗夫斯克(红军城)的道路,也切断了通往米尔诺格勒(季

史鉴奇谈 2025-11-01 15:07:32

俄军切断了巴甫洛格勒通往波克罗夫斯克(红军城)的道路,也切断了通往米尔诺格勒(季米特洛夫)的通道,使乌军机动能力、补给能力严重下降。不仅如此,俄军中部集群还在标有波克罗夫斯克城市名称的标志碑上插旗,进一步打击了乌军士气。   俄军确实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他们不仅切断了巴甫洛格勒和米尔诺格勒通往波克罗夫斯克的道路,还成功在该市的城市名称标志碑上插旗。   这个动作看似不大,但对士气的打击却很实在。标志碑本身只是个路牌,但插旗行为等于向外界宣告俄军兵临城下,乌军在这个关键枢纽的控制力正在流失。   波克罗夫斯克可不是普通小镇。它在战前是顿巴斯地区重要的铁路公路枢纽,也是乌军在乌东地区的后勤心脏。   一旦丢了这里,乌军在整个顿涅茨克中北部的补给线就悬了,整条防线都可能动摇。   俄军从2024年夏季就开始猛攻这里,到2025年8月时已经推进到城区外围。所以插旗不是偶然,是长期攻势积累的结果。   你提到泽连斯基曾在这个路牌旁打卡,这个细节特别有戏剧性。现在牌子被俄军占了,画面在社交媒体上疯传,无形中放大了失落感。   类似的情况在之前乌格列达尔、恰索夫亚尔等重镇也上演过。这些地方失守前,泽连斯基确实都去过前线或发过相关影像。网友调侃他是“打卡必丢”,虽然带点玄学梗,但背后反映的是乌军战场态势的持续恶化。   不过要说泽连斯基是“扫把星”,那肯定言过其实了。战场胜负不可能由领导人打卡决定。   根本问题在于乌军面临的系统性困境:他们缺人、缺弹药、缺防空。乌克兰少将德米特罗·马尔琴科曾直言“前线正在崩溃”,士兵们非常疲惫,兵力不足导致防线漏洞频出。俄军却保持着火力优势和兵力轮换,能在多个方向持续施压。   更关键的是,俄军战略目标明确——就是要打通顿巴斯,占领整个顿涅茨克州。波克罗夫斯克正是这个目标上的核心节点。   与此同时,美俄外交互动也在影响战局。2025年8月特朗普与普京在阿拉斯加会晤前,俄军明显加强了攻势,试图为谈判积累筹码。可见战场得失背后是大国博弈和资源比拼。   插旗事件还暴露出乌军的宣传困境。泽连斯基过去利用打卡展示抵抗决心,但如今这些地点接连失守,反而被俄方用来制造“乌军溃败”的叙事。   例如俄媒广泛传播标志碑插旗视频,而乌方只能强调“仍在防御”。这种舆论上的被动,进一步削弱了乌克兰在国际支援方面的说服力。   波克罗夫斯克的命运也牵动经济命脉。城市郊外的波克罗夫斯克煤矿是乌克兰最大钢铁商Metinvest的焦煤主要来源,失守将重创乌克兰工业产能。而俄军一旦控制这里,向西直至第聂伯罗几乎无险可守。这就是为什么俄乌双方在此反复拉锯,每一座小镇都要争夺数月。   所以别看只是个路牌被占,它背后是层层叠加的危机:后勤切断、士气受挫、舆论失声、战略要地失守……泽连斯基的打卡梗只是表面调侃,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乌克兰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更严峻考验。如果波克罗夫斯克完全沦陷,俄乌冲突可能真的会迎来一个转折点。

0 阅读:49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