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阿根廷,美国,巴西三国大豆全部涨价,中国怎么办?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

如梦菲记 2025-11-01 10:54:48

万一阿根廷,美国,巴西三国大豆全部涨价,中国怎么办?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说起大豆这事儿,很多人可能觉得离自己挺远,但实际上咱们每天吃的豆油、猪肉、鸡蛋,背后都跟大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每年要进口1亿多吨大豆,其中八成以上来自阿根廷、美国、巴西这三个国家,要是他们联手涨价,普通老百姓会不会跟着遭殃?   这个担心不是没道理,2004年那次教训到现在还让人记忆犹新,当时美国粮商故意放风说大豆要减产,把价格炒得飞起,国内企业慌了神赶紧签高价合同。   结果美国大豆根本没减产,价格立马掉下来,一千多家豆企最后只剩下90来家,其中64家还被外资控股了,那种被人捏着脖子的感觉,谁经历过谁知道有多难受。   吃过那次大亏之后,国家就暗暗发力建自己的防护网,现在回头看,当年受的那些罪没白受,倒逼出来一整套应对办法。   最硬的底牌就是国家储备,中储粮的仓库里存着4500万吨大豆,够全国用三个多月。   这可不是摆设,去年9月阿根廷突然改政策,国际大豆价格一天涨了5%,按理说超市里的豆油得跟着涨,但实际上价格纹丝不动。   就是因为国家当天就拿出150万吨储备,按低于市场价8%的价格供应,把价格硬生生压住了。   光有储备还不够,毕竟库存总有用完的时候,这些年国家一直在悄悄编织一张全球采购网,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俄罗斯远东的大豆越运越多,去年10月一个月就运了28万吨,双方还计划今年提到50万吨。   乌拉圭本来不是主要供应商,现在一个月也能给咱们运35万吨,连非洲的坦桑尼亚都签了协议,准备建10万公顷的种植基地。   更关键的是跟阿根廷签了长期合同,明年能拿到680万吨,还能用人民币结算,不用看美元脸色。   去年10月巴西想仗着手里有货涨价,一吨开价650美元,比美国大豆还贵66块钱,以为中国没别的选择。   结果咱们48小时内就暂停了180万吨订单,转头跟阿根廷签了130万吨的单子,价格直接便宜了三四十美元。   这下巴西傻眼了,圣保罗港堆了200万吨大豆卖不出去,光滞港费一天就烧120万美元,最后只能降价18美元主动找上门来谈,这事儿说明什么?说明现在的中国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只能被动挨宰的买家了。   除了在国外找新朋友,咱们自己家里也没闲着,国内大豆产量这几年一直在涨,去年达到2065万吨,虽然跟进口量比还有差距,但作用不小。   国际市场一看中国自己能产不少,想漫天要价就得掂量掂量,而且国产大豆蛋白含量高,主要用来做豆腐豆浆这些食品,能把进口大豆腾出来专门榨油做饲料,各司其职供应更稳当。   在用豆这件事上也动了不少脑筋,以前养猪养鸡的饲料里豆粕放得特别多,现在推广新技术,往饲料里加合成氨基酸,豆粕用量从17%降到13%,一头猪一年就能省31公斤大豆。   还找了菜籽粕、棉籽粕这些替代品,一年下来能省1500万吨大豆,这么一算,就算大豆涨价,对饲料成本的冲击也小多了。   大企业像中粮、益海嘉里早就学精了,提前半年跟国外签好保价协议,不管国际价怎么涨,他们拿货都是固定价。   运输上也做了安排,在阿根廷港口开辟专用泊位,通关时间从三天缩短到两天,还专门调了12艘货轮组成船队,每个月保证运50万吨,把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堵上了。   真要是那三个国家一起涨价,咱们手里有好几张牌能打,储备库里先抛一批,稳住短期价格,采购上立马切换到俄罗斯、乌拉圭这些替代来源,谁便宜买谁的。   国内产量继续扩大,减少进口依赖,技术上用替代饲料,降低大豆消耗,这套组合拳下来,超市里的豆油、猪肉、鸡蛋价格基本不会有大波动,老百姓的生活不会受影响。   从当年被人收割得差点没了产业,到现在有底气跟国际粮商掰手腕,靠的就是这十几年一点一点攒出来的家底。   有人说这是被逼出来的本事,话糙理不糙,正是因为吃过亏,才知道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的道理,现在的中国,早就不是那个任人拿捏的买家了。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0 阅读:15

猜你喜欢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