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的基本国情是不同的,俄罗斯不缺粮食,不缺能源,关起门来是可以过日子的,而且它的经济一直一般,普通民众对此没有太大的期待;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早已经远离了科技创新的前沿,也早已经远离了一流国家的竞争,其经济对能源出口的依赖比苏联时期还严重,所以麦凯恩生前说:俄罗斯是伪装成国家的加油站。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俄罗斯这样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超级大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却始终不温不火。 美国参议员麦凯恩曾经毫不客气地说过一句话:俄罗斯是伪装成国家的加油站,这话听起来刺耳,但确实戳中了俄罗斯经济的软肋。 俄罗斯的底气来自哪里?说白了就是两样东西:粮食和能源,这个国家有17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只有1.4亿,平均下来每个人能分到的资源多得吓人。 2022年俄罗斯粮食产量达到1.577亿吨,小麦出口量占全球16%,粮食自给率高达155%。 走进莫斯科或者西伯利亚任何一座城市的超市,货架上的面包、土豆、牛奶从来不会断货,这种衣食无忧的状态,让俄罗斯人即便面对西方制裁,也能保持一种特有的淡定。 能源更是俄罗斯的命根子,2024年油气收入就有1136亿美元,占到财政总收入三成以上,冬天零下三十度的严寒里,俄罗斯家家户户的暖气照开不误,靠的就是源源不断的天然气供应。 欧洲那边嘴上喊着要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实际上去年还是进口了500亿立方米天然气,俄罗斯转头又把管道铺到亚洲,中国和印度的订单接到手软,这种躺着就能赚钱的日子,让俄罗斯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生存逻辑。 但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苏联时期虽然也靠资源出口,但那时候工业品出口还能占到15%到20%,机械、汽车、化工产品都能往外卖。 现在呢?俄罗斯的工业品出口占比连7%都不到,机械工业产品更是只剩6.3%,苏联解体后,整个工业体系基本垮掉了,重工业只剩军工还勉强撑着,轻工业更是一塌糊涂。 现在看到的所谓工业增长,大部分是武器弹药这些军工产品撑起来的,民用工业根本没起色。 更致命的是科技创新这块,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里,俄罗斯在133个国家中排第59位,比前一年还降了8名,苏联当年能跟美国在航天领域掰手腕,现在俄罗斯的航天基本还在吃老本。 营商环境差、行政效率低、制度排名第126位,这样的环境下谁还愿意投钱搞研发?没有科技创新,俄罗斯就只能一直靠卖资源混日子,跟一流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 这种状况反映到经济数据上就更明显了,俄罗斯GDP规模跟中国一个省差不多,经济增长率常年在1%左右徘徊,2025年预估也就1.3%。 虽然2023和2024年因为战时经济拉动,增速分别达到3.6%和4.3%,但这种增长藏着猫腻,军工订单堆积如山,消费品供应却跟不上,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其实在往下走,只是大家已经习惯了这种不温不火的状态。 这就是俄罗斯和中国最大的不同,中国有十几亿人口,耕地相对有限,能源更是高度依赖进口,这种资源紧张的状态,逼着中国必须往前冲,必须搞产业升级,必须在科技创新上下功夫。 从家电到高铁再到5G通信,中国的制造业门类齐全,经济增速能保持在5%以上,整个社会都处在一种奋斗状态,城市白领加班到深夜,工厂车间三班倒,大家都想着怎么把日子过得更好。 俄罗斯人的心态就完全不一样了,退休金准时发,超市货架满满当当,冬天有暖气夏天能度假,这样的日子就够了。 2023年调查显示,56%的人觉得本地经济在好转,46%认为生活水平在提升,这种低期待让俄罗斯能维持现状,但也彻底丧失了改变的动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俄罗斯就像一个守着金山却不会理财的人,地下埋着用不完的石油天然气,地上长着吃不完的粮食,靠卖这些就能过得不错,但这种舒适区待久了,就再也没有动力去搞那些费时费力的实业和创新。 能源出口来钱太容易,谁还愿意花十年八年去培养一个产业?这就是经济学上说的"资源诅咒",越是资源丰富的国家,越容易陷入发展陷阱。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