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马上就要进口美豆了,值得关注的是,一向以“质优价高”著称的美国大豆,报价居然比阿根廷的还要低。 说真的,这结果太让人意外了,毕竟美国大豆一直打着“质优价高”的旗号,阿根廷豆才是咱们印象里的“性价比之选”,但现在行情彻底反过来了,这里面可不是运气,全是实打实的供需和成本在较劲。 先说美国这边,他们今年大豆是真的丰收了,产量蹭蹭往上涨,之前有数据预测,美国大豆种植面积比去年多了不少,虽然局部有点干旱,但主要产区的收成特别好,总产量直接冲到了1.2亿吨左右,库存都堆到八年高位了。 你想啊,东西多了自然卖不上价,仓库里堆得满地都是,要是不降价促销,豆子放久了就不值钱了,美国豆农和贸易商能不急吗? 更关键的是,美国的物流太能打了,内陆的河网和铁路直接连到港口,一吨豆子从产区运到港口也就三十多美元,比阿根廷的七十美元便宜了一半还多。 运费省下来的钱直接就体现在报价上,这成本一下就拉开了差距,为了抢中国订单,美国贸易商更是拼了,把利润压得极低,有的甚至就赚个二十块钱一吨,说白了就是薄利多销,先把市场抢回来再说。 再看阿根廷那边,简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潘帕斯草原今年旱得厉害,本来预估的产量直接砍了16%,豆子收得少,货自然就紧俏了。 更糟的是他们的钱不值钱了,官方汇率一美元换350比索,黑市都涨到1050了,农民要是现在把豆子卖了,拿到的比索当天就贬值,等于白忙活一场。 所以农民精得很,宁愿把豆子囤在仓库里保值,也不肯低价卖,这就导致港口的现货越来越少,排队装货的船从三十艘降到十二艘。 货越少,报价就越高,越涨价农民越不肯卖,直接形成了恶性循环,价格怎么可能降得下来? 咱们中国买家也不傻,谁便宜买谁啊。 之前好几个月没怎么买美豆,美国豆农急得不行,损失了十多亿美元,天天给政府施压,要求赶紧恢复对华出口。 正好赶上美豆降价,咱们顺势就下了订单,毕竟能省不少成本,你看现在油厂都开始订11月船期的美豆了,算下来完税成本比阿根廷豆低一百五,这省下来的钱能直接让豆粕价格降点,饲料厂成本低了,养猪的也能喘口气,不用再亏得厉害。 其实这里面还有贸易政策的影响,中美刚在经贸磋商里达成点共识,美国那边也松口要调关税了,这时候恢复采购美豆,对两边都有利。 美国能把积压的豆子卖出去,咱们能买到便宜货,一举两得,而且咱们早就不是只靠一个国家买豆了,巴西、阿根廷、俄罗斯都有供应,这样不管哪个国家涨价或者缺货,咱们都有备选,不会被卡脖子。 不过话说回来,这价格倒挂也不是常态,美国这次是丰收叠加急着回笼资金才降价,等库存降下来了,价格说不定还会涨回去。 阿根廷要是明年雨水好,产量上来了,汇率稳一点,价格也可能降下去,但不管怎么变,咱们只要盯着供需和成本这两个关键点,就知道该怎么选了。 现在能买到便宜的美豆,那肯定得抓住机会,毕竟省下来的都是真金白银,对咱们国内的粮油和养殖行业都有好处。 你看这事儿多现实,以前觉得贵的东西,遇上丰收和降价促销,照样能变便宜;以前觉得便宜的,碰上天灾和经济乱套,价格也能涨上去。 所以买大豆这事儿,真不是看名气,得看实实在在的产量、运费和市场情况,咱们普通老百姓可能不直接买大豆,但豆粕影响猪肉价格,豆油影响食用油价格,这些都和咱们的餐桌息息相关,所以这价格变动还真得关注着点。

海阔天空
巴西本来想涨价的[捂脸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