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国安局”出手,扬言保护被大陆精准打击的58名“台独”分子的人生安全,其中就包括入列“台独”顽固分子清单、被大陆立案侦查的“台独”分子。他们还恐吓将“法办”台湾岛内协助大陆惩治“台独”分子的“在地协力团体与个人”。 这次声称要“保护”的人,并不是普通民众,而是大陆已经通过权威机关公开列入“台独”顽固分子清单、并依法立案侦查的相关人员。 这些人长期鼓吹“台独”、煽动分裂言论,甚至在国际场合上制造“两国论”的舆论陷阱。大陆依法追责,理所应当。 而台湾方面不仅不反思、不收手,反而试图通过“国家安全”之名,将这些搞分裂的人包装成“受害者”,让人不得不感慨,岛内某些政治力量对“台独”分子究竟是怎样的一份执念。 岛内“国安局”此次的表态,其实透露出几个层面的问题。首先,是对当前两岸关系形势的误判。大陆近年不断明确,一个中国原则是底线,搞“台独”就是死路一条。 从出台反分裂国家法,到精准公布“台独”顽固分子清单,再到依法立案侦查相关个体,每一步都彰显出大陆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的坚定立场和法律手段。 台湾方面却还在搞“政治护短”,不但不劝止“台独”言行,反而在法律和行政系统上给予庇护,这其实才是真正把台湾社会推向危险边缘的做法。 其次,这种“保护”说辞,其实是拿“国安”来做政治包装。对内,想营造一种“我们不会抛弃任何一个人”的政治团结假象,对外,则是试图塑造大陆“打压台湾人民”的叙事,把依法惩治“台独”行为曲解为“政治迫害”。 然而事实是,权威部门发布的“台独”顽固分子名单和立案信息,均有扎实的证据链条支撑,绝非“想抓谁就抓谁”。 相反,岛内一些人却试图以行政手段压制与大陆合作的声音,对“在地协力团体与个人”进行打压、恐吓,这种做法才真正违反了最基本的法治精神与民主规范。 第三,台湾方面这种操作,实质上是在制造一种“寒蝉效应”。他们担心,若任由这种“在地协力”现象蔓延,岛内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变态度,主动与大陆建立联系,认同祖国统一的趋势。 因此他们急于通过“法办”来阻止这种风向的形成。但问题是,民心是挡不住的。大陆对台政策越来越精准,尤其是对“台独”分子的打击已经从模糊喊话走向具体执法,岛内民众也越来越明白,谁在真正为台湾谋和平,谁又在牺牲台湾前途为一己私利铤而走险。 当前岛内政局纷扰不断,一方面是民进党内斗隐现,另一方面是岛内社会对两岸关系的焦虑越来越强烈。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安局”跳出来放话,不排除是为了转移注意力,用“外部威胁”来凝聚内部支持。 然而这种伎俩能奏效多久?在现实面前,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更懂得信息的多元性,对政治操弄的免疫力也更高。 当他们看到大陆依法打击“台独”,而岛内却在包庇分裂分子,心中的判断其实早已有数。 总的来看,台湾“国安局”这波“保护令”背后,既有政治投机的考量,也有对现实局势的恐慌。 大陆依法打击“台独”,是维护国家统一与法治尊严的正当之举,得到越来越多人的理解与支持。 相反,岛内若一味用行政资源去保护分裂分子,甚至威胁正常交流合作的民众,只会加剧社会撕裂,丧失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而这种“保护”最终也不过是政治泡沫,一戳就破。真正能保的,不是那些不知悔改的“台独”分子,而是一个顺应历史潮流、愿意回到正轨的台湾未来。 素材来源:总台海峡时评丨分裂国家的“台独”顽固分子终将被严惩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9 10:3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