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称中国无权过问稀土用途,属于经济机密。说这话确实是没有毛病,尊重你也理解你。但是你不买中国的稀土就可以了。我有不卖的权利,也懒得问你的用途了 这话听着解气,其实戳中了一个很实在的理儿——买卖这事儿从来都是双向的,你有“不被问”的底气,我也得有“不卖你”的余地。毕竟稀土这东西,不是菜市场随便就能买到的萝卜白菜,全球近90%的加工产能都在中国手里,德国想搞高端制造,不管是汽车芯片还是工业机床,都离不开这玩意儿。 咱先掰扯掰扯稀土到底有多重要。手机里的芯片、新能源汽车的电机、甚至飞机的发动机,里面都得用稀土元素。这东西就像菜里的盐,看着量不大,少了它再贵的食材也没味儿。德国工业厉害是出了名的,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是没了稀土供应,它那些高端生产线说不定就得停摆。现在德国说“无权过问用途”,听着是讲“经济机密”,可细想一下,要是它把用中国稀土造的东西,转头用来搞些制约别人的事儿,那咱们岂不是成了“帮别人递刀”? 而且德国这话有点双标了。之前咱们中国企业想收购德国的一些高科技小公司,德国又是审查又是限制,说怕“技术外流”,怎么到了稀土这儿,就只提自己的“经济机密”,不提别人的“供应安全”了?买卖讲究个公平,你要隐私我尊重,但我要保障也得被理解吧。总不能好处都让一方占了,一方只负责提供资源,还不能问一句用途,哪有这样的道理。 有人可能会说,德国说不定早就找好其他卖家了,没了中国稀土也能活。这话还真得打个问号。虽然澳大利亚、蒙古国也有稀土矿,但这些矿要么是品位低,要么是没建成完整的加工产业链,想把原矿变成能用的稀土材料,没个三五年根本不行。德国要是现在断了中国的供应,再去等其他国家的产能,估计它的工业企业得先扛不住——生产线停一天就亏一天钱,高端市场的份额还可能被其他国家抢走。 再说了,咱们不是不让卖,是不接受“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要是德国能敞亮地说清楚稀土用在哪些民用领域,大家光明正大做生意,谁愿意费那劲问来问去?可它偏要拿“经济机密”当挡箭牌,这就让人不得不多想。毕竟这些年国际上不缺“用资源搞制衡”的例子,咱们把稀土卖出去,总得确保它不会反过来变成制约自己的工具吧。 还有个关键点,中国现在也在调整稀土战略,不是光想着卖原材料了。咱们自己的新能源、半导体产业也需要大量稀土,与其低价卖给别人,不如留着满足自己的高端制造需求。再说了,稀土是不可再生资源,挖一点少一点,总得为子孙后代留点家底,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把宝贵的资源都卖光了。 德国要是真觉得“被问用途”不舒服,大可以选择不买,没人逼着它。但它要是既想从中国这里低价买稀土,又不想说清楚用途,还想在其他领域对中国搞限制,那这买卖就没法做了。毕竟市场规则摆在这里,双向选择才是长久之道,光靠一方妥协的生意,走不远。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中国对美稀土 稀土出口限制 中方稀土战略 中美稀土之争 稀土出口禁令 中国稀土重要性 稀土关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