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俄罗斯和乌克兰同时宣布了 2025年10月27日,俄国防部宣称成功打击了乌克兰用于向顿巴斯战区运送武器装备的铁路机动编组,覆盖147个区域目标;同一天乌克兰军方宣布袭击克里米亚三个雷达站及一艘登陆艇。 两边都在证明自己还能打。俄罗斯盯着后勤打。铁路、能源、无人机工厂。这些是乌克兰战场的血管。这种打法早有苗头,顿巴斯前线的波克罗夫斯克已经给出了例子,俄军就是靠着蚕食补给线,把乌军逼到靠士兵徒步扛弹药翻十几公里山路的地步。可问题在于,切断血管的代价是俄方自己也在流血,每天数万发炮弹的发射都是真金白银在燃烧,人力更是靠偏远地区和少数族群填补,大城市精英子弟却很少参战,社会矛盾都快压不住了。 乌克兰反击克里米亚的选择挺有讲究,那地方对俄罗斯可是命门,塞瓦斯托波尔港是黑海舰队的老巢,丢了克里米亚就等于丢了黑海的控制权。打雷达站等于挖掉俄军的“眼睛”,炸登陆艇是断它的海上补给,表面看是精准反击,实则更像给背后支持者看的“成绩单”。毕竟现在西方援助热情在退,要是不拿出点战果,后续的武器和资金哪那么容易来。 但仔细琢磨就会发现,双方这套“互相拆台”的玩法,本质是把战争拖进了消耗战的死循环。俄罗斯炸铁路,乌克兰可能早备好了土路或隐蔽通道;乌克兰炸雷达站,俄罗斯几天内就能调新设备补上。就像两个拼力气的人,都在喊自己还有劲,可手上的力气已经在慢慢流失。俄罗斯的财政、工业、人力都在被透支,形成了越消耗越无力的恶性循环;乌克兰更惨,能源设施被反复炸,冬天一来,老百姓连供暖都成问题,前线士兵连伤员都撤不下来。 最该被看见的是这场“证明游戏”里的牺牲品。战场周边的居民早就没了家,基础设施炸了修、修了炸,经济彻底停摆。俄罗斯这边,为了征兵开出高额奖金,可伤亡抚恤金和军费开支已经成了天文数字,经济快扛不住了;乌克兰那边,有些部队跟上级失联好几周,全靠本能抵抗,雇佣兵都在喊“被抛弃”。双方都在强调“能打”,却没人说清要打到什么时候,怎么结束。 更讽刺的是,这种互相打击反而让和平更遥远了。俄罗斯要巩固控制区,乌克兰要收复失地,诉求根本拧不到一起。外部调停之路基本堵死,西方对乌援助在缩水,俄罗斯也快被消耗战拖垮。所谓的“战术胜利”,不过是给这场没赢家的战争续了口气,让更多人被卷进这摊浑水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俄罗斯军事战报 乌俄关系 俄罗斯军事动态 顿涅斯克战况 俄罗斯核动态 顿涅斯克爆炸 顿巴斯俄乌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