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重庆谈判”时,毛主席不戴帽子,周恩来非要让主席戴了戴了一顶灰色的“奇怪”帽子,其背后暗喻的故事让人不禁对领袖肃然起敬!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当时,国民党长期对共产党人进行歪曲宣传,试图丑化共产党人的形象,毛主席此次赴渝参加谈判,个人形象不仅代表着自身,更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整体面貌,因此需要在形象上做好准备。 工作人员为毛主席准备了一身新的蓝色粗布中山装,但合适的帽子却成了难题,这时,周恩来拿出了自己珍藏的一顶灰色考克帽,这顶帽子大小合适,和中山装的风格也很搭配,刚好能解决配饰问题。 除此之外,周恩来还建议毛主席在抵达机场时,通过举起并挥舞帽子的动作与在场民众互动,这样的动作既显得亲和,也能展现出共产党人面对谈判的从容与坚定。 同时也是对国民党不实宣传的一种回应,主动塑造共产党的良好形象,毛主席认同了这个提议。 在谈判过程中,毛主席也曾数次挥舞这顶帽子,不仅能鼓舞随行代表团的士气,也传递出共产党人在谈判中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态度。 谈判结束后,毛主席登上返程专机时,再次挥舞这顶帽子,象征着对此次谈判成果的肯定和对未来的信心。 1945年8月28日,毛主席抵达重庆机场时,走出机舱后从容举起灰色考克帽挥动,这个沉着又亲和的动作,打动了在场的民众,新闻摄影记者吴印咸及时按下快门,拍下了这一经典瞬间。 这张照片后来被广泛传播,让“戴灰色考克帽的毛主席”这一形象深入人心,也让更多人了解到共产党的立场和态度。 参考文献: 重庆谈判.人民网 重庆谈判周恩來让毛泽东戴考克帽传达重要信息.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