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俄罗斯一直喊着“向东看”的口号,试图开发广袤的远东地区,但效果却一直不太理想。 俄罗斯搞远东开发不是头脑一热,2007 年就开始做规划了,后来 2015 年还年年办东方经济论坛,想拉亚太国家一起干,俄乌冲突后更是把远东当成外交优先项,喊得更响了,普京都直说远东关系到国家未来。 可口号再响没用,实际情况是啥样?远东那么大地儿,695 万平方公里,占了俄罗斯 40% 还多,人口才 780 万,每平方公里就 1 个人,相当于咱们一个省的面积只住了个地级市的人。 你说这咋开发?没人就没劳动力,没消费市场,就算有再多资源,挖出来、运出去都没人手,更别说搞产业了。 人少还不算最头疼的,自然条件更是坑,那地方冬天零下三四十度是常事,土壤冻层好几米厚,修路、盖厂房成本高得吓人,修条路的钱能顶别的地方两三倍。 港口也不行,符拉迪沃斯托克冬天老结冰,物流一断就是好几个月,西伯利亚大铁路看着唬人,可除了这条线,其他公路铁路少得可怜,资源挖出来运不出去,等于白搭。 说实话,这环境别说吸引外国人去投资,连俄罗斯本国人都往西边跑,2018 到 2024 年常住人口还少了 3.56%,劳动年龄的人全跑光了,没人干活啥都白扯。 再说说钱和投资的事儿,俄罗斯喊着要投钱,过去十年投了 20 万亿卢布,人均投资是全国两倍,看着不少吧?可钱花得太偏了,全砸在挖矿、挖油、修交通上,产业特别单一,就靠卖资源活着。 结果占全国 40% 的地盘,才贡献 5.4% 的 GDP,这差距也太大了。而且这钱砸下去没落到民生上,远东物价比全国高 22%,虽然平均工资比全国高,但还有 11.6% 的人收入低于最低生活标准,住房也没改善,老百姓没得到实惠,谁愿意留在那儿搞建设?这就陷入恶性循环,越没人越难发展,越难发展越没人来。 更麻烦的是对外合作的问题,俄罗斯现在主要靠中国帮忙,65 个中资项目投了 1 万亿卢布,远东跟中国的贸易五年涨了 2.5 倍,连北极航道的货运都靠咱们撑着。 可问题来了,现在基本是俄罗斯出资源、中国出资金技术劳动力的模式,俄罗斯心里其实不乐意,怕自己只当个 “资源供应方”,可它自己又没能力搞全产业链,这种矛盾让很多合作项目推进得磨磨蹭蹭。 加上俄罗斯那套官僚体系效率低,政策经常变,一会儿给优惠一会儿又卡流程,投资者看着都犯怵,就算想投也不敢轻易下手。 还有个关键问题,俄罗斯过去一直 “东顾西盼”,虽然嘴上喊向东看,可心里还是惦记欧洲市场,直到俄乌冲突被西方制裁,才真被逼着转向东方,这导致之前的很多规划都流于形式,没真正落地。 比如搞的超前发展区、自由港,政策看着挺好,可落实起来全是障碍,法律法规一会儿一个样,企业根本没法安心经营。 现在就算想补短板,可俄罗斯财政紧张,想修铁路、建电站都缺钱,之前计划未来十年投 40 到 50 万亿卢布,能不能拿出来都是个问号,更别说要让远东经济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简直是难上加难。 不是说俄罗斯没努力,它也搞了 87 项联邦法律、511 项政府法规,建了 16 个跨越式发展区,想靠政策拉投资,远东 GDP 这些年也涨了点,能源出口到亚太的比例都到 60% 了。 可这些进展都是表面的,根本没解决核心问题:没人、没完善的基建、产业单一、政策不稳定。你想啊,就算把矿挖出来了,运不出去;就算路修了一段,没人维护;就算企业来了,招不到工人、成本太高,最后还是得撤。 所以说,俄罗斯 “向东看” 喊得再响亮,只要这些硬骨头啃不下来,远东开发就只能停留在口号上,效果永远好不了。 这真不是泼冷水,是实实在在的难题摆在那儿,没个十几年二十年根本解决不了,短期内别指望有大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