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帖子,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一位女同事在公司上厕所,竟然两次被男同事偷拍。更

知阅小筑 2025-10-29 14:40:26

看到这个帖子,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一位女同事在公司上厕所,竟然两次被男同事偷拍。更让人寒心的是,公司非但没有第一时间保护她,反而在第二次事发后才辞退偷拍者,最后甚至以上班玩手机这种理由,变相要求她“主动离职”。这简直就是在受害者的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 说实话,这种“蛇打七寸却放虎归山”的操作,在很多公司并不少见。 就像之前爆出的阿里女员工事件,受害者也是多次内部投诉无门,最后不得不采取极端方式才引发关注。为什么非要等到事情闹大,等到受害者被逼到绝路,公司才愿意动真格?第一次偷拍发生时,公司内部的管理机制在哪里?所谓的“零容忍”难道只是贴在墙上的标语吗? 这位女同事的遭遇,暴露了很多职场女性维权时面临的残酷现实。 有数据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经历过职场性骚扰,但其中70%的人选择了沉默。为什么沉默?因为维权太难了。骚扰行为往往发生在一对一的关系中,行为隐秘,难以举证。而且,受害者常常处于权力弱势方,一旦维权不成,就可能面临被排挤甚至失业的风险。这位发帖网友最终被领导找茬要求离职,正是这种困境的血淋淋体现。 更可气的是那些袖手旁观的“帮凶”。 就像江西于都那个案子,女性在KTV被公职人员猥亵,在场同事和领导没有一个站出来制止,事后还劝她“息事宁人”。这种冷漠,无形中成了施害者的保护伞。公司的态度往往决定了骚扰行为会不会变本加厉。如果企业总是想着捂盖子、保形象,甚至反过来打压受害者,那只会让更多人有样学样。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企业实实在在的行动,而不是事后公关。 法律早就明确要求用人单位要建立防治性骚扰机制。公司应该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设置有效的投诉渠道,一旦接到举报就公正调查,坚决处理。像这个事件中,如果公司在第一次偷拍后就果断介入,严肃处理,很可能就不会有第二次,那位女同事也不用承受更大的伤害。 说到底,职场环境的好坏,取决于我们每一个人是选择沉默还是发声。 遇到这种事,我们不能只让受害者独自挣扎。支持她勇敢站出来,督促公司负起责任,推动制度真正落地,这才是我们该有的态度。希望这位发帖的网友能够坚强,法律会是你最后的依靠。 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职场不公?或者你所在的公司有没有真正有效的反骚扰机制?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和经历。 偷拍他人照片 偷拍他人视频 偷拍事件女主 偷拍罪 同事越界瞬间 来源:扬子晚报

0 阅读:7
知阅小筑

知阅小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