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演!近日,安徽淮北,一男子当初借了初恋10000块钱,如今27年过去,他却不顾自己和对方都已经有家庭了,执意要找对方把这笔钱还给她,男子的妻子表示不会吃醋,会一直支持丈夫,网友:初恋和现任都是懂事明事理的啊! 10月26日,安徽淮北,50岁的老王攥着张泛黄的纸条站在路边,指节因为用力微微发白。 纸条上是二十多年前记的地址,边角已经磨得发毛,字迹也淡得快要看不清。 他要找的不是亲戚老友,而是分开近三十年的初恋小丽,只为还上一笔藏在心底27年的旧账。 这事要从1991年的单位联欢会说起,刚调去新单位的老王还是个腼腆小伙,台下鼓掌时不小心和台上唱歌的小丽对上了眼,两人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小丽比他大两岁,性格像春日的暖阳,做事利落又爱笑,一来二去,两个年轻人就走到了一起。 这份感情维持了八年,可最终还是没能扛过双方父母对门第和年龄的计较,只能和平分手,各自成了家。 本以为人生就此平行,2001年的一场困境却让两人再次有了交集。 那会儿老王刚创业就碰了壁,四处借钱都被拒绝,家里的日子眼看就要撑不下去。 走投无路时,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拨通了小丽的电话,没想到电话那头的小丽没多问一句难处,当即就转来了1万元。 要知道,2001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才10870元,这1万元差不多是普通人一整年的收入。 在农村甚至能盖起三间大瓦房,对当时的小丽来说更不容易,她那时已经离异,独自带着个孩子生活。 可生活总爱开些猝不及防的玩笑,两年后,老王不小心弄丢了手机。 然而那会儿还没有云同步,通讯录都是一笔一划抄在手机里的,手机一丢,他和小丽的联系就彻底断了。 这笔带着温度的借款,差点成了永远的遗憾。 日子一天天过,老王的生意慢慢有了起色,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安稳,可心里那笔“人情债”却越来越沉。 他时常想起当年小丽毫不犹豫转钱的样子,想起自己承诺“生意好转就还钱”的话,这份惦记成了压在心头的结。 直到去年秋天,他终于鼓起勇气跟妻子张姐说了这事,话没说完就紧张地攥紧了手。 让他没想到的是,张姐听完反而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坦然得很,这有啥好犹豫的?钱该还,恩更该报。 欠人的情,比欠人的钱更该还,张姐说,她懂老王找的不是旧情,是心里的踏实,是一个男人该有的担当。 这份理解让老王彻底放下了包袱,夫妻俩当即就决定,一定要找到小丽。 收拾好简单的行李,老王从淮北出发,跨越几百公里赶往小丽的老家河南平顶山。 可二十多年的变迁太大了,记忆里的棚户区早已拆得一干二净,原地竖起了一排排高楼,当初认识的老街坊也早就搬了家。 第一次寻人无功而返,老王坐在小区门口的石凳上,摩挲着那张泛黄的纸条,心里却没泄气。 在当地记者的帮忙下,老王终于联系上了小丽。 见面那天,两人都有些感慨,小丽头发里掺了些银丝,笑起来还是当年的模样。 老王把钱递过去,反复说着“谢谢”,小丽却笑着摆了摆手,早忘了这事儿,当年就知道你难,帮一把是应该的。 没有多余的寒暄,更没有狗血的拉扯,只有两个中年人对过往的体面释然。 这事传到网上,网友们的讨论热热闹闹的。 有人说“都有家了还找初恋,没必要”,但更多人被这份纯粹打动了。 有人夸小丽当年仗义,分手了还愿意伸援手;有人赞老王守信,27年没忘恩情。 最让人佩服的是张姐,有网友说“这才是‘好媳妇旺三代’,通透又大气”。 27年过去,那1万元的购买力早就变了,但小丽的善意、老王的承诺,还有张姐的理解,从来没打过半折。 回头再看淮北街头那个攥着纸条的身影,老王找的从来不是初恋,而是给当年的善意一个交代。 生活里总有遗憾,但善意和承诺不会随时间消散。 成年人的世界,未必只有利益,还有“记恩、懂谢、守边界”的体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