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湖北687分文科女状元戴柳,被父亲偷改志愿错失北大,戴柳下定决心从此在

小史论过去 2025-10-28 15:47:27

1999年湖北687分文科女状元戴柳,被父亲偷改志愿错失北大,戴柳下定决心从此在外漂泊了20年,直到成家都未曾和父亲再有来往,戴柳的态度为何如此之坚决呢? 戴柳出生在湖北黄冈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一个是记者,一个是老师。从小家里就重视学习,她接触不少书报,养成爱看书的习惯。小学时候,她成绩总在前头,参加过作文比赛,还拿过奖。初中进了重点中学,继续保持好成绩,加入文学社,写东西在校刊上发。高中选了文科,历史政治地理这些科目学得扎实。每天她都学到很晚,高三时候参加模拟考,分数稳定高。1999年高考,她拿下687分,成为黄冈文科第一,全省文科第三。她志愿填了北大中文专业,觉得分数够用。 高考后,戴柳把志愿表交上去,等着录取结果。父亲当年高考想上政法大学,但差几分没考上。他看到女儿分数,觉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实用,就自己去学校改了志愿。录取书寄来,是政法大学。戴柳查清楚是父亲干的,他说这是为她好,能找稳定工作。她没法接受这种干涉,觉得父亲剥夺了她选择权。从这事起,她和父亲关系闹僵,减少交流。开学她一个人去北京上学,假期也很少回家。大学里,她只靠自己,不用家里钱。 在中国政法大学,戴柳学法律专业,成绩保持优秀。她课上认真记笔记,课后去图书馆看书。大一时候,她一年只回家两次,暑假和春节,和父亲基本不说话。母亲劝她多回家,她不听。大学期间,她开始想独立出路。大三时候,看到韩国国际法律经营大学招生,有全额奖学金。她申请通过,准备出国。父亲知道后反对,还把她关在家里。她坚持要走,母亲帮她偷偷离开。她就这样去了韩国,从此在外生活20多年,不回黄冈,不和父亲联系。 到了韩国,戴柳先学韩语,每天花五六个小时适应语言。她边学边打工,在便利店干活,维持生活。留学时候,她拿到韩语最高级证书,还考了英国特许金融分析师资格。毕业后,她进新韩金融集团,从基层做起,用三种语言谈业务,升到部门经理。工作几年,她觉得压力大,身体出问题。2019年,她辞职去济州岛,开了一家民宿,叫柳岸,里面种了湖北茶树,还挂了北大博雅塔的画。她在那结婚,丈夫是韩国人,婚礼在岛上办,没告诉父母。 戴柳在外这些年,一直没和父亲来往。她觉得父亲改志愿毁了她的计划,那种控制让她下定决心脱离家庭。母亲偶尔联系,她会回消息,寄韩国海鲜回去,但不提父亲。视频通话时候,她和父母聊,但不回家。父亲后来承认错了,想修复关系,母亲试着调解,可她态度没变。20多年过去,她在济州岛过日子,经营民宿,生活稳定。她的选择源于对自主权的坚持,那次改志愿成了她和父亲的永久裂痕。

0 阅读:0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