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鞠萍向丈夫提出了离婚,丈夫却提出孩子和钱只能带走一样。鞠萍一听就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可鞠萍不忍孩子留在这里,最终放弃了财产。 鞠萍1966年出生在北京一个普通家庭,父亲在餐厅工作,母亲是工人,她是家中最小孩子,从小得到家人宠爱。她早年喜欢艺术,1976年加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银河少年广播艺术团,在那里唱歌并积累经验。八年艺术团生活让她接触到蒋大为、李谷一等歌手,开阔眼界。她后来考入北京幼儿师范学校,打算当幼师,但1984年机会来临。 当时央视少儿部需要主持人,她被选中试镜。尽管学历只是中专,央视破格录用她。从辅助工作起步,她努力学习,向前辈请教,一年后开始主持节目。1985年,她主持《七巧板》,节目通过互动和故事吸引小观众,她被叫作鞠萍姐姐,迅速走红。1995年,她主编并主持《大风车》,节目包括动画和游戏,进一步提升她的影响力。她在少儿节目领域站稳脚跟,陪伴几代人成长。 1991年,鞠萍去鞋店买鞋,遇到老板蒋启星。他认出她,从鞋厂取来多双鞋子供挑选,两人由此相识。蒋启星提供帮助,如接送她上下班,两人交往加深。1992年,他们结婚,尽管父母和朋友反对,认为两人背景差距大,交往时间短。她坚持结婚,生下儿子蒋翼遥于1993年。婚后蒋启星鞋店倒闭,他在家闲置,由她负担经济。他表现出不满,对她工作成就冷嘲热讽,不帮忙家务,等她做饭。这种行为持续加剧,导致婚姻紧张。 1999年,鞠萍对婚姻失望,向蒋启星提出离婚。他回应说财产和孩子只能选一项。她明白他意图是逼她放弃财产,因为他知道她重视孩子。她评估情况,决定优先孩子,避免孩子留在不合适环境。她同意放弃财产,确保获得孩子抚养权。 蒋启星坚持要求,不做让步。她在处理离婚事宜时,确认财产包括房屋和积蓄归他所有。她签署协议,带走孩子蒋翼遥。离婚后她净身出户,甚至短期买不起孩子奶粉。但她很快调整,继续工作维持生活。 这个选择反映出她在家庭和物质间的权衡。她知道蒋启星不在乎孩子,留孩子给他会带来问题。她通过离婚结束七年婚姻,重新开始。她专注照顾孩子,避免孩子受影响。蒋启星得到财产,但两人从此断绝联系。 离婚过程涉及律师,她携带文件完成手续。蒋启星也签字,协议生效。她开车带孩子离开,进入新阶段。这个决定让她摆脱不健康关系,尽管短期经济压力大。她用行动证明母爱优先于物质。 离婚后,鞠萍把精力投到工作和抚养儿子上。她继续主持《大风车》等节目,每天早起送孩子上学,工作间隙接他回家,一起做作业。儿子在寄宿学校度过部分时间,她周末接他外出。她避免再婚,担心对孩子不好,拒绝许多追求者。 她独自带孩子十年,处理生活琐事,如教育和日常照顾。朋友和父母劝她找伴侣,她开始尝试相亲。2009年,通过朋友介绍遇杨硕,他是商人,对孩子表现出关心,说会把他当亲生对待。 杨硕用行动证明,如帮助家务,陪孩子活动。两人交往加深,杨硕支持她工作,一起照顾孩子。2010年,他们低调结婚,杨硕开车接送孩子上学。婚后,杨硕把孩子视如己出,孩子时常向他求建议,避免弯路。 鞠萍在第二段婚姻中得到支持,继续职业生涯。她参与大型晚会主持,保持在少儿节目影响力。儿子成长中,她亲力亲为,尽管工作忙碌。她的人生从失败婚姻中恢复,找到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