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的老师吴大猷,一张罕见的留影,照片中的他虽然白发苍苍,

小小历史查询 2025-10-28 04:05:13

199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的老师吴大猷,一张罕见的留影,照片中的他虽然白发苍苍,但是坐在台上演讲显得中气十足,耄耋之年,仍然活跃于学界。 提起中国近现代物理学,有个人的名字分量重得能压得住场——那就是吴大猷,这位老爷子在学界的地位,说是“泰山北斗”都不够贴切,简直是后辈眼里的“定海神针”。 吴大猷最让人佩服的,不光是自己学问做得深,更厉害的是那双“伯乐眼”,能在人堆里精准揪出未来的天才。 当年抗战时期,西南联大条件苦得叮当响,教室是茅草棚,课本靠手抄,就在这种环境里,他一眼就看中了两个学生——杨振宁和李政道,那时候这俩年轻人还只是学生,谁能想到后来会拿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对杨振宁的点拨,那真是“点石成金”的级别。杨振宁的学士论文,就是吴大猷亲手指导的,从选题到推导,老爷子一点一点掰开揉碎了讲,直接帮他撬开了进入前沿物理学领域的大门,等于给后来的学术之路铺了块最稳的基石。 而对李政道,吴大猷的帮扶更是掏心掏肺。当时李政道还没毕业,连文凭都没拿到,吴大猷却认定这孩子是块璞玉,愣是顶着压力把他推荐去美国留学,怕他在国外吃苦,还到处托朋友照拂,从学业规划到生活琐事都操心到位。后来李政道功成名就,逢人就说吴先生是自己“一辈子的恩师”,这份师生情,真是比亲人还亲。 到了1992年,已经八十多岁的吴大猷,不顾各种阻力毅然访问北京,就为了打破海峡两岸学术交流的僵局。他这一步,直接给两岸的学者搭起了沟通的桥梁,往后多少学术合作、人才往来,都得感谢老爷子当年的魄力。 2000年,这位见证了中国物理学半个多世纪发展的老人与世长辞,享年93岁,他留下的不光是学问,更是那份提携后辈、心系家国的风骨,直到现在还被学界念叨着。

0 阅读:29

猜你喜欢

小小历史查询

小小历史查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