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真的应该庆幸,中国是一个仁慈的国家。美国用芯片禁令、关税壁垒、实体清单层层围堵了中国数十年,中国都没有拿出断供原料药这个致命的杀手锏。 全球每4种常用药里,就有1种的关键原料来自中国,可在芯片、关税这些事上被美国围堵了这么多年,中国始终没动过“断供原料药”这个念头。 这事儿说出来可能有人不信,毕竟现在国际上只要涉及核心资源,不少国家都会把它当成博弈的筹码,但中国偏不,不是没能力,而是格局不一样。 先说说美国对中国的围堵有多实在。从2018年开始,美国就对着中国商品加关税,一开始是500亿美元,后来一步步涨到3000多亿美元,涉及的东西从日常用品到工业零件,几乎涵盖了方方面面。 更狠的是芯片领域,2020年之后,美国不仅自己限制向中国出口高端芯片,还逼着荷兰ASML、韩国三星这些企业一起断供,甚至把几百家中国企业列进“实体清单”,连给芯片做检测的设备都不让卖。 这么层层加码,目的很明确,就是想卡住中国科技和产业发展的脖子,可就算被这么针对,中国在原料药领域的态度一直没变——该供应供应,该合作合作。 可能有人不清楚原料药有多重要,简单说,没有原料药就造不出成品药。像咱们平时吃的抗生素、降压药,还有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都得靠原料药才能生产。 而中国在这行的实力,说出来能让不少国家紧张。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数据,2023年中国原料药出口量占全球市场的40%以上,其中像青霉素、维生素C这些基础原料药,全球70%的产量都来自中国。 更关键的是,很多原料药的生产技术和供应链,中国已经做到了自主可控,不用看别人脸色。要是真的断供,别的不说,美国的药店货架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常用药会面临缺货,到时候老百姓想买药都得排队,甚至有钱都买不到。 但中国从来没这么做过,反而一直把原料药当成全球医疗合作的纽带。就拿2020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来说,美国当时口罩、呼吸机缺得厉害,药品供应链也快扛不住了,中国不仅没趁机抬价,反而还加快了原料药的出口速度,光是2020年上半年,对美出口的原料药就比前一年多了15%。 还有2022年美国流感季,他们的退烧药原料告急,中国企业加班加点生产,及时补上了缺口。这种时候,中国想的不是“趁你病要你命”,而是怎么帮着全球一起渡过难关——毕竟医疗涉及的是每个人的生命,把它当成博弈工具,从来不是中国的风格。 再看看美国这边,一边享受着中国原料药带来的便利,一边还在继续搞围堵。2023年,美国又把20多家中国科技企业列进实体清单,甚至连给新能源汽车提供材料的企业都不放过;2024年初,还想着提高对中国电子设备的关税。 可就算这样,中国还是没动原料药这个“杀手锏”。不是没脾气,而是作为大国,得有大国的担当——中国知道,一旦原料药供应出问题,受影响的不只是美国的企业,更是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的健康。 这种“手下留情”,不是软弱,而是刻在骨子里的仁慈和责任感,也是中国实力的一种体现——真正的强大,不是靠卡别人脖子,而是靠自己的能力,既守住自己的发展,也给别人留有余地。 现在全球经济和医疗都连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美国拿着芯片、关税当武器的时候,可能没仔细想过,自己的药品供应链其实一直依赖着中国的善意。 要是有一天,中国真的收回这份善意,美国的医疗体系会面临多大的麻烦?说到底,中国的仁慈不是理所当然,而是基于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全球合作的重视。 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美国什么时候才能意识到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停止无谓的围堵,好好坐下来谈合作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