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柔是国民党空军创始人之一,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他早年在家乡私塾启蒙,后考入浙江省立第六中学,尤爱文学、诗词,尤其喜欢陆游的诗。1919 年,他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后经陈诚引荐进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1934 年,周至柔由陆军转为空军,为中国空军的建立、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接手空军时,局面比想象中更棘手。全国能起飞的作战飞机不足百架,飞行员大多是留洋回来的学生,理论有余实操不足,连像样的机场都只有南京、杭州两处。周至柔没搞花架子,先带着人逐一看遍现有装备,发现不少飞机是国外淘汰的旧货,零件残缺,有的甚至连机枪都装不牢。他没抱怨,转头就去找陈诚要经费,软磨硬泡拿了一笔专款,又亲自跑到欧洲洽谈采购,硬生生从意大利、德国订回几十架新战机。 训练上,他把保定军校的严谨劲儿全拿了出来。飞行员每天天不亮就得上机,从基础的起降练到空中格斗,地面课除了航空理论,还加了战术推演。有几个留洋飞行员不服管,觉得他一个陆军转来的不懂空军,故意在飞行中耍花样。周至柔不吵不骂,直接登上教练机,亲自示范空中翻滚、俯冲攻击,动作比专业飞行员还标准。这一下没人敢不服了,训练风气顿时正了起来。 1937 年淞沪会战爆发,日军空军凭借数量优势,疯狂轰炸上海及周边城市,中国陆军损失惨重。周至柔知道,空军该亮剑了。他连夜制定作战计划,把有限的战机分成多个小队,采用 “奇袭 + 缠斗” 的战术,避开日军大机群,专找落单或护航薄弱的敌机下手。 9 月 18 日那天,日军 12 架重型轰炸机带着 8 架战斗机,直奔南京而来。周至柔坐镇指挥室,盯着雷达屏幕(当时简陋的防空预警设备),等敌机进入伏击圈,立刻下令出击。16 架中国战机从杭州机场起飞,分成四队包抄过去。日军没想到会遭遇拦截,一时阵脚大乱。周至柔在指挥室里冷静调度,让护航战机缠住日军战斗机,攻击机则专攻轰炸机。 激战中,飞行员高志航驾驶战机连续击落两架敌机,自己的机翼也被击中,机身失控下坠。就在这危急时刻,另一队战机及时赶到,掩护高志航迫降。这场空战打了两个多小时,中国空军以损失 3 架战机的代价,击落日军 6 架轰炸机、3 架战斗机,硬生生把日军的轰炸编队逼了回去。 消息传回,全国震动。之前没人看好的中国空军,竟然能正面击退日军王牌空军。周至柔没居功,只是下令修复战机,补充人员,准备迎接下一场战斗。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带着空军多次出击,轰炸日军军舰、机场,掩护陆军转移,虽然战机数量始终处于劣势,但每次都能给日军造成不小的打击。 有一次,日军集结 30 架战机空袭武汉,周至柔故意示弱,让部分战机假装溃败,引诱日军深入。等敌机进入预设的防空火力网,埋伏的战机突然杀出,地面高射炮也同时开火,形成立体夹击。这场战斗创下了单次击落 11 架敌机的纪录,让日军很长一段时间不敢轻易大规模空袭华中地区。 周至柔常跟飞行员说,陆游的诗里有 “位卑未敢忘忧国”,咱们空军虽然人少机少,但守土卫国的责任一点都不轻。他自己也以身作则,抗战初期几乎天天守在指挥室,饿了就啃干粮,困了就趴在桌上眯一会儿,头发熬得花白,眼睛里却始终透着韧劲。 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空军从一支初创的弱小力量,逐渐成长为让日军忌惮的空中力量。虽然装备和数量始终不如对手,但凭着顽强的斗志和灵活的战术,在抗战中先后击落敌机数百架,为正面战场提供了重要支持。周至柔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当初转行空军时的承诺,也让 “中国空军” 这四个字,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成为了鼓舞国人的精神力量
周至柔是国民党空军创始人之一,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他早年在家乡私塾启蒙,后
外向圆月
2025-10-26 06:32:5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