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前几年嫁过来一个新媳妇,孩子一岁多的时候,她丈夫就出车祸死了。一家人都很伤心,婆婆也比较喜欢这个儿媳妇,就问她能不能跟他二儿子搭伙过日子。这个媳妇左思右虑为了孩子,最终答应了。 二弟叫栓柱,比大哥小五岁,之前一直在外打工,没处对象。他性子闷,话不多,但手脚勤快,对侄子小宝格外上心。刚搭伙那阵子,媳妇秀兰心里总觉得别扭,夜里小宝哭了,她还是习惯性地想往大哥的房间望,转念想起人已经不在了,眼圈就发红。栓柱从不主动凑过来,只在门外听着,等她哄好小宝,才轻手轻脚端进来一杯温水,放下就走,不多说一个字。 村里渐渐有了闲话,有人背后说秀兰是想占着老李家的家产,有人说她刚守寡就嫁小叔子,太不害臊。这些话传到秀兰耳朵里,她只能躲在屋里抹眼泪,想过走,但看着小宝咿呀学语,喊着 “妈”,又狠不下心。婆婆心里清楚秀兰的委屈,每次在村口听见闲话,都要站出来骂几句,“我家儿媳妇心善,为了孩子委屈自己,轮得到你们说三道四?” 栓柱也听见了那些闲话,他还是不怎么说话,只是从那天起,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去地里干活,傍晚回来时,要么扛着一捆新鲜的青菜,要么提着几条小鱼,都是小宝爱吃的。有一次,小宝半夜发烧,烧到快四十度,秀兰急得直哭,村里的卫生院关门了,去镇上要走十几里山路。栓柱二话不说,抱起小宝就往镇上跑,山路坑坑洼洼,他深一脚浅一脚,额头上的汗把衣服都浸湿了,也没敢停下脚步。 等小宝烧退,已经是第二天早上。秀兰看着栓柱布满血丝的眼睛和磨破的鞋,心里忽然暖了。她知道,这个男人虽然嘴笨,但心里装着她们娘俩。从那以后,秀兰不再躲着栓柱,他干活回来,她会主动递上毛巾,饭菜也会多做一份他爱吃的粗粮。栓柱话还是少,但看她的眼神里,多了些温柔。 没想到,半年后,村里的张婶又开始挑事。张婶家跟李家挨着,以前就总嫉妒李家大哥能干,现在见秀兰和栓柱日子慢慢顺了,就故意找茬。那天秀兰在河边洗衣服,张婶凑过来阴阳怪气地说:“秀兰啊,你这命真好,守着李家的房子和田地,还能再嫁个劳动力,不像我,一辈子就守着一个窝囊废。” 秀兰刚想反驳,栓柱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他站在秀兰面前,挡住张婶的视线,声音不高但很有力:“张婶,说话要讲良心。秀兰带着孩子不容易,我跟她搭伙,是想好好过日子,不是让你拿来嚼舌根的。以后再敢说这种话,我就不客气了。” 张婶没想到平时闷不吭声的栓柱会这么硬气,愣了一下,还想狡辩:“我就是随口说说,你急什么?” “随口说说也不行,” 栓柱盯着她,“她是我媳妇,小宝是我儿子,谁也不能欺负他们。” 这是栓柱第一次在外人面前认下她们娘俩,秀兰站在后面,眼泪差点掉下来。围观的人见栓柱态度坚决,又知道张婶平时爱搬弄是非,都纷纷帮着说话,张婶没占到便宜,灰溜溜地走了。 从那以后,村里再也没人敢说闲话。栓柱还是每天早出晚归干活,秀兰在家照顾孩子、操持家务,闲了就去地里给栓柱搭把手。小宝渐渐长大,开始喊栓柱 “爹”,每次听到这声喊,栓柱都会停下手里的活,咧开嘴笑,眼里满是欢喜。 去年秋天,栓柱用自己打工攒的钱,加上这几年种地的收入,给家里盖了两间新瓦房。搬家那天,村里不少人来帮忙,婆婆看着崭新的房子,看着秀兰和栓柱带着小宝忙前忙后,笑着笑着就哭了:“我大儿子要是泉下有知,也该放心了。” 秀兰给栓柱递过一杯茶,栓柱接过,顺手擦了擦她额头上的汗。阳光照在他们身上,暖融融的。秀兰心里清楚,当初为了孩子答应搭伙,是她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她和栓柱没有惊天动地的爱情,却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把日子过成了最踏实的模样。现在的李家,虽然没有了大哥,但有栓柱的担当,有她的付出,还有小宝的欢声笑语,日子过得比以前还要红火
我弟在一家公司干了9年,月薪一万五,本来以为能安稳混到四十岁,结果36岁那年突然
【8评论】【5点赞】
用户16xxx36
好
隆东仙
生活只需平平凡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