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将清华薪资,诺贝尔奖金捐献出来,看到金额,才知道多伟大 1957年拿的诺

桑代克 2025-10-25 11:20:28

杨振宁将清华薪资,诺贝尔奖金捐献出来,看到金额,才知道多伟大 1957年拿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放在当年那可是实打实的巨款,换作旁人早用来置产享福了,但杨振宁没把这笔钱当个人财富。等到 1997 年清华要建高等研究中心,缺资金缺人才的时候,75岁的他直接带头捐出100万美元现金,还把美国的部分房产和后来在清华工作的全部工资都投了进去。 要知道他在清华的薪资可不是普通教授级别,但他一分没留,全砸在了人才引进和学生培养上,前清华校长顾秉林都透露,正是这笔钱帮清华敲开了高端人才的大门。 算上后来和翁帆一起陆续捐的钱,总数早就超过2000万人民币,这还没算上他奔走募集的资金,通过在美国和香港注册的基金会,他硬生生为清华拉来了超过1500万美元的赞助,这些钱成了高等研究院起步的第一笔"启动燃料"。 光砸钱还不够,他把钱花得比自己家过日子还精细。知道中国科研最缺的是顶尖人才和国际视野,他拿着这些钱当"敲门砖",亲自去游说图灵奖得主姚期智回国。姚期智本来在国外过得顺风顺水,愣是被杨振宁的诚意和砸在科研上的决心打动,成了清华引进的第一位国际顶级科学家,后面王小云、张首晟这些学界大牛愿意来清华,多少都受了这股劲儿的影响。 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他就靠个人影响力搞了个中美教育交流基金会,前后资助了近百名中国学者赴美进修,这些人后来大多成了各领域的领军人物,不少还当选了院士,等于为中国科研培养了一整代"种子选手"。 更实在的是在中山大学,他牵头搞的基金会最后收尾时,直接捐了1100多万现金、36万港币,还有一栋4000平米的研究大楼和全套设备,等于把一个现成的科研平台直接送了过去。 这些钱带来的连锁反应才真叫厉害,清华高等研究院从一无所有,硬是靠着这笔启动资金和引进的人才,慢慢在国际上站稳了脚跟,现在提到基础科学研究,没人敢小看清华的分量。 这还不算他个人的额外付出,82岁的时候,他每周两次给200多个大一新生上"大学物理",每次连课间5分钟都用来答疑,不光学生挤着听,全国高校的老师都追着看直播,这股劲头比年轻教授还足。 到了2021年,他又把自己攒了一辈子的2000多件宝贝全捐了,里面有学术手稿、来往书信,还有字画艺术品,直接在清华图书馆建了个资料室,等于把自己的学术人生变成了后人的教科书。 有人可能觉得捐钱不算啥,但得看时候、看对象。上世纪90年代中国科研经费紧张,顶尖人才流失严重,杨振宁捐的可不是闲置资金,是能直接解渴的"救命钱";他捐的也不只是钱,是用诺奖得主的身份和人脉搭起来的桥梁,让中国学者能摸到世界前沿的门槛。 一般人眼里的"巨款"在他这只是铺路的石子,从资助学者到建研究院,从给新生上课到捐出毕生资料,每一步都踩在中国科研最需要的地方。这些钱堆出来的不光是实验室和奖学金,更是中国科研的底气和未来,这种把荣誉变现成希望的格局,才是真的伟大到骨子里。

0 阅读:0
桑代克

桑代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