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唐代宗召集百官开会,忘了告诉大太监鱼朝恩。鱼朝恩大怒,来到朝堂指着宰相骂道

蕊蕊聊过去 2025-10-23 19:53:29

一天,唐代宗召集百官开会,忘了告诉大太监鱼朝恩。鱼朝恩大怒,来到朝堂指着宰相骂道:“朝会居然不叫我,你们是不是想造反?” 大唐长安城里,一场本该稳当的朝会,怎么就搅起这么大风浪?一个太监,手里攥着皇帝的禁军大权,却因为没被叫去开会,就冲进殿堂扣“造反”帽子。这事儿听着像宫斗剧,可它真真切切发生在安史之乱刚收尾的乱局中。鱼朝恩这号人,到底怎么爬上高枝,又怎么栽了跟头? 安史之乱打完收官,唐王朝的摊子烂得不成样。藩镇那边节度使们各霸一方,吐蕃兵马时不时就来边关搅和,中央朝廷的威信像风里的烛火,随时可能灭。唐代宗李豫刚坐上龙椅,根基浅薄得很。他老爹唐肃宗在位时,天下还没完全稳住,广德元年吐蕃大军就杀进长安,皇帝一家子仓皇出逃陕州。那时候,鱼朝恩这家伙冒头了。本来他就是个管马匹的小宦官,泸州泸川人,出身不高不低。乱军压境,太子李亨西逃马嵬坡,鱼朝恩跟在身边,管着马队和后勤,伺候得周到。李亨在灵武登基,当了肃宗,鱼朝恩顺势升了监军,管起军中大事。 肃宗在位六年,鱼朝恩跟着立了些军功。上元元年,李光弼在河北邙山败退,他指挥部队撤到陕州,没让全军散架。广德元年吐蕃破长安,肃宗驾崩,李豫继位就是代宗。那年秋天,代宗也得躲到陕州避难。鱼朝恩带神策军去接驾,这支部队本来是天宝年间哥舒翰在陇右边关建的戍边军,能打硬仗。代宗一感激,就把神策军调进京城,当成自己的亲卫军。鱼朝恩当上观军容使,掌管三万精兵,驻在宫禁里,管着进出关卡。代宗知道自己上位靠鱼朝恩出力,外头藩镇不服,边患不断,京城就这点家底能靠,所以对他忍让三分。 鱼朝恩尝到甜头,胆子越来越大。不光管兵,还伸手管政事。广德二年起,他在国子监开课讲《五经》,拉拢读书人当门生。国子监里头,士子们来听课,他讲儒学、佛法、禅宗,门生成群,结成一党。他还建大宅子在东市,家里僮仆上百,宴请宾客,车马堵门。代宗表面上笑眯眯,心里早有疙瘩。鱼朝恩有回当面说,外头事都交给他这老奴,话里头僭越得不行。宰相元载,本来是鱼朝恩荐上去的,大历二年掌财政和吏部。可鱼朝恩插手太多,元载不乐意了。他看出来皇帝的忍耐快到头,想帮着出把力。 大历四年,代宗要议西北边防粮道,召百官进宫开会。殿堂里头,文武分列,奏折报来报去,吐蕃动静和河西饷银短缺都摆上台面。鱼朝恩没接到通知,听说后火冒三丈,直奔朝堂。冲进去就冲元载发飙,指着鼻子骂:“朝会居然不叫我,你们是不是想造反?”这帽子扣得重,殿上百官脸都变色。元载低头不吭声,代宗打圆场,说小事不劳他费心。鱼朝恩这才气冲冲走了。这事儿一出,代宗知道火候到了。鱼朝恩不光干预朝政,还在神策军里设北衙昭狱,像后来的锦衣卫,东厂那味儿,抓人审案,搅和司法。元载暗中联系神策军里头都虞候刘希暹他们,这些将领跟鱼朝恩多年,没升官还扣饷,早憋气。元载许重用,收买过来。 大历五年寒食节前,代宗下诏,免鱼朝恩观军容使,封他尚父虚衔,赏金帛。鱼朝恩接旨还挺美,以为皇帝在补偿他兵权。宫里设宴单请他,鱼朝恩进宫赴席。到松鹤门,元载带人围上,宣读诏书,列他的罪:揽军权、扰政务、结党营私。鱼朝恩辩不过,元载下令,就地缢死。第二天,代宗对外说尚父暴疾亡故,追赠太傅,厚葬。神策军将士领旨,没人闹事。从这起,代宗亲管军符,长安城稳下来。 说到底,历史这面镜子,照出权力斗争的真相。鱼朝恩的野心,代宗的隐忍,元载的算计,都接地气得很,像邻里间的钩心斗角,只不过放大到国家层面。维护中央集权,防着地方和宦官尾大不掉,这思路放到现在,也没过时。唐朝中叶的教训,提醒我们,稳大局,得靠制度和团结。

0 阅读:90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