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首富李晓明:一家人全是美籍,却还在国内“捞金”,年赚4亿,账上还存有130亿

理大国迷雾 2025-10-21 15:56:58

云南首富李晓明:一家人全是美籍,却还在国内“捞金”,年赚4亿,账上还存有130亿 在云南商界,李晓明家族被称为“美籍云南首富”的家族,六名成员中五人持有美国护照,唯一保留中国国籍的弟弟李晓华,也拥有美国绿卡。 他们掌控的恩捷股份,曾是中国新能源电池隔膜领域的龙头,巅峰时市值逼近3000亿元,家族财富高达725亿元。 但光环背后,李晓明家族在2022年因被公安机关监视居住卷入风波,单日蒸发约307亿元,家族财富缩水至百亿级别。 更引发争议的是,他们通过减持套现超过50亿元,却始终强调自身“外资身份”与国内商业利益的复杂绑定。 上世纪90年代,李晓明兄弟二人从美国学成归国,与云南玉溪当地国企合资成立红塔塑胶,专攻卷烟包装薄膜业务。 凭借与红塔集团、红云红河等烟草巨头的合作,他们完成原始积累,并于2016年推动创新股份(恩捷股份前身)上市。 真正让家族财富暴涨的转折点,是2018年,公司以55.5亿元收购上海恩捷,转型锂电池隔膜生产。 这一决策踩中了新能源风口,恩捷股份迅速成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的供应商,湿法隔膜全球市占率一度超过40%。 商业大获成功后,李晓明家发生了一个大变化,整个家族都开始“去中国化”。 李晓明早在1990年代留学期间便加入美国籍,其妻子马燕、弟媳惠雁阳、女儿Sherry Lee、侄子Jerry Yang Li均持美国护照。 这种配置在A股上市公司实控人家族中极为罕见。 尽管家族核心成员均长期在国内生活并经营企业,但法律意义上的身份归属仍引发公众对“国内赚钱、海外配置”的质疑。 家族的资本操作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疑虑,2020年至2022年,李晓明家族累计减持套现约37.67亿元(公司公告数据),但外界推测实际规模可能超过38亿元。 更引人瞩目的是2023年一笔未成功的交易:李晓明试图以溢价137%的价格收购妻子持有的股份,涉及资金26亿元,因交易所问询而终止。 这种高溢价关联交易被市场解读为资产转移,尽管公司否认“套现345亿移民”的传言,但家族成员国籍背景与频繁减持的叠加效应,持续冲击投资者信心。 2022年的监视居住事件,将家族推向风口浪尖。 李晓明兄弟因“相关事项”被公安机关调查,虽后续撤销案件,但同期云南中烟反腐案中出现的“李晓明行贿”记录,让市场猜测其与烟草系统的历史关联可能是调查诱因。 事件直接导致公司股价单日蒸发115亿元市值,4万多名股东受损。 尽管2023年后兄弟二人恢复正常履职,公司经营已受重创。 2024年恩捷股份出现上市首亏,全年亏损5.56亿元,隔膜业务毛利率骤降至11.07%。 面对困局,李晓明再次“赌”另一把,他押注固态电池技术,推动半固态电池隔膜研发,并与卫蓝新能源等企业合作。 但这步棋风险极高,全固态电池技术成熟后,传统隔膜可能被完全替代。 恩捷股份一方面斥资布局新赛道,另一方面仍维持传统隔膜产能扩张,这种“左右互搏”折射出转型期的挣扎。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账面现金约130亿元,但资产负债率升至44.48%,短期偿债压力加大。在技术迭代与行业价格战的双重压力下,海外建厂与固态电池投资能否奏效仍是未知数。

0 阅读:48
理大国迷雾

理大国迷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