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公元208年,13岁的曹冲病逝,他的好友周不疑悼念后离开。曹操吩咐手下:

千浅挽星星 2025-10-20 16:46:09

[微风]公元208年,13岁的曹冲病逝,他的好友周不疑悼念后离开。曹操吩咐手下:“去把这个小孩杀掉!”曹丕被吓了一跳,他求情:“父亲,周不疑是奇人,将来可以为我所用,父亲为何要杀他?”   公元 208 年,许都在举办曹冲的葬礼,气氛格外悲伤,曹操正为年仅13岁的爱子夭折心痛不已,可看到前来吊唁的少年周不疑后,却突然对这个孩子产生了杀心。   周不疑当时17岁,是曹冲的好友,为何曹操曾把他视作难得的人才,却在曹冲去世后,立刻将他当成必须铲除的威胁?这要从周不疑的“天赋”说起。   在曹冲还活着的时候,周不疑的才华是他接近权力核心的关键,作为公认的“神童”,他的能力远超同龄人。   荆襄名士刘巴曾想考验他,设计了一场复杂的兵法推演,可周不疑只看了一眼就说出了答案,还说“太简单了”,刘巴当即承认自己不如他,甚至表示没资格教他,怕耽误他的发展。   周不疑的才华不只是纸上谈兵,当年曹操率军攻打柳城,久攻不下、毫无头绪时,正是周不疑献上十条计策,帮曹军顺利取胜。   曹操当时非常高兴,特意把周不疑召到许都,让他陪伴在自己最疼爱的儿子曹冲身边,本质上就是想让周不疑将来辅佐曹冲,做曹冲的 “王牌辅助”。   两人相处得也十分融洽,兴趣相投、亲如兄弟,曹操看在眼里,早已为曹魏的未来规划好:让曹冲主持政务,周不疑辅佐他,两人强强联合,那时候,周不疑的天赋对曹操来说是极为珍贵的“资产”。   可这一切都随着曹冲的病逝彻底改变了,原本预设的“主人”没了,周不疑这把有能力的的宝剑,突然变得无人能握,既危险又烫手,他的天赋瞬间从“资产”变成了“负债”。   葬礼上,周不疑那篇长达176字的悼文文采飞扬,情感真挚,可在曹操听来,这不仅仅是悲伤,更是这少年再一次赤裸裸地展示他那令人不安的才华,更要命的是,周不疑在葬礼后,提出想回自己的老家荆州。   荆州是刘表的地盘,而周不疑的亲舅舅正是刘表帐下的重臣,这个节骨眼上回去,在多疑的曹操看来,无疑是放虎归山。   一个自己掌控不了的天才要是被对手用了,将来一定会成为曹魏的大麻烦,此时,曹操内心的警惕已经拉到了最高。   真正让他下定决心痛下杀手的,还是他对继承人曹丕的清醒判断,曹丕也觉得周不疑是个奇才,跪下为他求情,希望将来能为自己所用。   曹操只是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说出了一句断绝所有希望的话:“此人非汝所能驾御也。”——他,你根本驾驭不了。   这句话背后,是曹操残酷却现实的政治考量,在他看来,周不疑和曹冲是天才间的相互契合,是天作之合;但曹丕无论是气度还是能力,都压制不住周不疑这样的 “奇才”。   要是强行把周不疑留在曹丕身边,不仅不会多一个帮手,反而会埋下一颗 “定时炸弹”,迟早出问题。   为了给曹丕扫清未来掌权的障碍,为了让曹魏权力能稳固传承,除掉周不疑这个“不适配” 的天才,成了曹操眼中唯一且必然的选择。   当天晚上,曹操就派刺客潜入周不疑的住处,在周不疑睡梦中结束了他的生命,这位17岁神童的死,不是因为才华太突出,而是因为在曹冲去世这个“错误” 的节点,他遇到了无法驾驭自己的继承人曹丕。   参考文献《曹操:乱世枭雄》

0 阅读:91

评论列表

用户17xxx46

用户17xxx46

3
2025-10-20 17:12

低情商的高智商天才也只能算蠢材!只有高情商的高智商的天才才能在乱世善终!最好的例子就是贾诩,司马懿!曹冲和周不疑就是典型的的高智商低情商的蠢货!

猜你喜欢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