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今天起不再是资产,而是“人质”!很多人以为,中国抛售美债是为了止损。错了!真相是,北京正在执行一次“战前总动员”,系统性地清算敌国金融资产,将其转化为打赢下一场战争的硬通货! 过去三十年,中美之间其实有个挺 “默契” 的金融闭环。咱国家开工厂,把衣服、家电、电子产品往美国运,赚回他们印的美元。 赚来的美元没别的好去,又转头买了美国国债,等于把钱又流回美国。 这么一来,咱成了美国的 “世界工厂”,也慢慢变成了它最大的债主。 巅峰的时候,中国手里攥着的美债能有 1.3 万亿美元,差不多占美国对外发债总量的七分之一。 这套模式能转起来,全靠两个字 ——“信用”:咱信美元是安全的,能买到想要的东西;美国也信咱只当 “债主”,不会搞别的动作。 但这两年,美国自己把这块 “信用基石” 给抽了。头一个,他们开始卡咱的脖子,不让卖芯片这些核心商品。 你想啊,咱手里攥着一堆美元,却买不到 ASML 的高端光刻机,买不到高通的 3 纳米芯片,连制造芯片的光刻胶、大硅片都被限制出口。 这美元不就成了 “看得见摸不着” 的东西?购买力直接被单方面砍了一半。 更狠的是后面,2022 年美国直接冻结了俄罗斯近 3000 亿美元的海外资产,不管是政府储备还是私人企业的钱,说冻就冻。 这一下等于把 “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的遮羞布全撕了 —— 原来在国家利益面前,所谓的 “安全资产” 根本一文不值。 既然美元和美债都靠不住,那咱唯一的办法,就是搞一场彻底的 “战略资产置换”。 把抛美债换来的美元,在最短时间内换成美国没法冻、没法制裁的硬东西。 最先动手的是中国央行,这些年一直在悄悄买黄金。 从 2022 年 11 月开始,央行连续 28 个月增持黄金,到 2024 年底,咱们国家的黄金储备已经突破 2600 吨,稳居全球前五。 黄金这东西好,不管美元怎么跌、美国怎么搞事,它都是硬通货,关键时刻能直接当 “钱” 用,比攥着一堆美债借条踏实多了。 紧接着,咱开始大量囤石油和矿产这些战略资源。 跟俄罗斯签的长期石油协议,现在大部分都用人民币结算,去年中俄石油贸易额突破 2200 亿美元,比五年前翻了一倍还多。 还有新能源产业离不开的锂矿、钴矿,咱在阿根廷、智利、非洲投了不少矿山项目。 这些东西不是纸面上的数字,是能造汽车、造电池、造军工产品的实在家底。 更关键的是,咱把钱投到了 “一带一路” 沿线的关键节点。 比如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咱投钱帮他们建港口、修公路,现在从这里运中东石油到中国,比绕马六甲海峡近了 3000 多公里,不仅省时间,还能避开美国海军的控制区。 还有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咱接手后花了十年改造,现在成了中国商品进入欧洲的重要枢纽。 这些港口、矿山的股权,美国再怎么制裁也拿不走,反而能帮咱打通全球供应链,不怕被卡脖子。 而且咱这么做,不是一时冲动,是长期规划。 现在全球产业链都在重组,美国想把咱踢出高端制造供应链,咱就得提前布局,把关键资源攥在自己手里。 所以说,现在的美债,早不是什么安全资产了,反而像个 “人质”—— 美国想什么时候拿捏,就什么时候拿捏。 但咱们这步棋走得妙,通过清算美债、置换硬资产,把主动权攥回了自己手里。
中国和美国闹下去结局是脱钩。中国持续抛美债。中国能从美国买的只有芯片。而美国又不
【6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