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内蒙1男生考上大学,向女老师报喜,女老师高兴的从兜里掏出20块钱,塞到学生手里:“拿钱买自己双棉鞋穿,”然而,26年后,男生送女老师一个礼物,她打开一看,吓得连连摆手:“这礼物,老师不能收,”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81年的冬天,内蒙古武川县的风冷得刺骨,张秀荣刚满31岁,是武川县中学的一名数学老师,学校条件简陋,教室是土坯墙,桌椅破旧,学生大多来自牧民家庭,家境清贫,她教50多个孩子,工作辛苦,却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陈志德是班上一个安静的孩子,家住宜家沟村,离学校有四五里路,每天步行上学,他的衣服上打着补丁,鞋子破得露出脚趾,冬天寒风刺骨,他却从不抱怨,陈志德家里兄弟姐妹多,父母靠务农维生,生活拮据,供他上学已是勉力而为,他成绩不错,但内向得很,课堂上很少举手发言,张秀荣注意到他,总是抽空关心他的学习,对他一些基础薄弱的地方耐心辅导。 有一次,张秀荣发现陈志德情绪低落,课后主动找他说话,才知道他家里因为父亲生病,生活更加困难,他担心家里负担不起学费,已经打算退学回家帮忙减轻压力,张秀荣听完,没有过多劝说,只是第二天骑着自行车去了他家,到了陈家,她认真和他父母谈了孩子继续读书的重要性,说现在供孩子读书虽然难,但坚持下去,将来可能会改变全家的生活,经过一番劝说,陈志德的父母终于点头同意让他继续上学。 回到学校后,张秀荣也给陈志德更多的帮助,她从自己的工资里挤出一些钱,给他买了学习用具,有时候,她会把家里做的小点心带给他,借此鼓励他坚持下去,陈志德受到这些关心,学习态度更加认真,虽然生活依旧艰苦,但他不再轻易提放弃学业的事了。 后来,陈志德父亲的病情加重,家里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他再次想辍学,张秀荣知道后,赶紧又去他家,这次,她带上了自己攒下的半个月工资,交给陈志德的母亲解燃眉之急,并叮嘱他们不要让孩子中途放弃学业,陈志德见老师如此用心,深受触动,他默默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1987年,陈志德迎来了高考,他在考试中发挥出色,考取了长春地质学院,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他拿到录取通知书后,第一时间跑去告诉张秀荣,张秀荣听到这个消息,比自己得奖还高兴,她从兜里掏出20块钱,递给陈志德,说让他买双棉鞋,冬天长春冷,别冻着脚,这20块钱是她半个月的工资,但她没有一丝犹豫,陈志德接过钱,眼眶发红,虽然没说什么,但心里却记住了这份恩情。 上了大学的陈志德更加发奋学习,他明白,只有用知识改变命运,才能真正回报父母,也不辜负张秀荣的帮助,大学期间,他靠勤工俭学维持生活,也时常给老师写信汇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每次放假回家,他都会抽空去看望张秀荣,聊聊学校里的事,张秀荣总是像往常一样,听得认真,还叮嘱他注意身体。 大学毕业后,陈志德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在石油地质领域做出了不小的成绩,他工作后,虽然生活逐渐稳定,但始终没有忘记那双棉鞋的温暖和那段艰难时期老师对他的帮助,他心里一直有个念头:等有能力了一定要好好回报张秀荣。 2013年,张秀荣60岁生日,这天,她的家里格外热闹,许多曾经的学生都赶回来祝贺,这些学生中,有的已经事业有成,有的在普通岗位上踏实工作,但大家都记得张秀荣当年的教导,中午时分,陈志德从外地赶来,手里提着一个礼盒,张秀荣见到他,笑着让他进屋坐。 当着众多学生的面,陈志德把礼盒递给张秀荣,她打开一看,发现里面是一本房产证和一串钥匙,张秀荣愣住了,连连摆手拒绝:“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陈志德却认真地说:“老师,这房子是我的一点心意,没有您当年帮我,就没有我的今天,” 张秀荣还是觉得为难,但陈志德接着说:“老师,您记得那20块钱吗?那双棉鞋让我挺过了最困难的日子,今天,这房子就是我的感恩礼物,”张秀荣听到这话,眼圈一下子红了,她最终收下礼物,但反复叮嘱陈志德不要再破费了。 这套房子不大,但干净整洁,位置也离学校不远,方便张秀荣日常生活,张秀荣搬进去后,生活条件改善了许多,邻居们知道陈志德的事后,都称赞他有情有义,张秀荣则总是笑着说:“这是他努力的结果,我不过是尽了老师的本分,”
1987年,内蒙1男生考上大学,向女老师报喜,女老师高兴的从兜里掏出20块钱,塞
一桐评这个去
2025-10-18 17:54:31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