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3月,国军中将吴石被捕,以“叛国罪”被枪毙,他死后一周,16岁的吴学成

征途观史 2025-10-16 13:43:05

1950年3月,国军中将吴石被捕,以“叛国罪”被枪毙,他死后一周,16岁的吴学成带着7岁的弟弟吴健成流落台北街头,无人敢收留。[紫薇别走] 1950年台北马场町刑场,一位佩戴中将军衔的男子被五花大绑押到刑场,两颗子弹射入他的胸膛,心脏当场脱出他叫吴石,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真实身份是中国共产党打入台湾当局内部最高级别的情报人员。 与他一同就义的还有中共地下党员朱枫、陈宝仓、聂曦,行刑前,吴石在狱中写下绝笔:“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 吴石生于福建闽侯一个穷书生家庭,原名萃文,辛亥革命爆发时,17岁的他毅然投笔从戎,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他被选送日本陆军大学深造,在多名各国学员中连续夺得第一名,被誉为“吴状元”。 这个军事天才精通诗书画印、英日双语,还会骑射驾驶,时人称他“十二能人”,抗战期间,他担任国民政府军令部第二厅厅长,主编的《参二室蓝本》成为国民政府抗战决策的核心参考,蒋介石每周必召见他,当面咨询战况。 国民党官员在接收区大肆“劫收”财产,物价飞涨,民生凋敝,他多次对挚友何遂感叹:“国民党不亡是无天理!”1947年经何遂引荐,吴石在上海锦江饭店秘密会见了中共中央上海局负责人刘晓。 这位国民党中将开始为共产党工作,1948年他协助中共地下党员吴仲禧获取“徐州剿总”兵力部署情报,直接影响了淮海战役的进程,他亲手将标注团级番号的《长江江防兵力部署图》送到上海,为渡江战役提供了关键支持。 国民党计划将这批绝密档案运往台湾,吴石建议“暂移福州保管”,最终这批珍贵资料完整留在了大陆,新中国成立后,这些档案被完好移交。 1949吴石接到赴台命令,出发前夕,他在上海一家咖啡馆与战友道别,用福州方言低声吟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为取得蒋介石完全信任,将已成年的长子吴韶成和长女吴兰成留在大陆,只带妻子王碧奎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前往台湾,抵台后,吴石担任国防部参谋次长。 他陆续向大陆提供了包括《台湾防区军事态势图》在内的大量绝密军事情报,毛泽东看到这些情报后说:“一定要给他们记上一功哟!” 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被捕后叛变,供出了包括吴石在内的整个地下网络,特务突然包围了吴石的住宅,在狱中的三个月,吴石遭受了难以想象的酷刑,一只眼睛被打瞎,但他始终没有供出任何人,负责审讯的特务后来承认:“对吴石的侦讯是最困难的事。” 吴石牺牲后,他的家庭彻底崩塌了,妻子王碧奎被关押,次女吴学成和7岁的幼子吴健成被赶出家门,两个孩子流落台北街头,幸亏吴石的族侄吴荫先冒着巨大风险收留了他们。 吴学成被迫辍学打工,靠给人洗衣服、在餐馆端盘子养活弟弟,不到二十岁她就匆忙嫁人,那些年对她来说,活着是唯一的目标,留在大陆的吴韶成和吴兰成处境同样艰难,作为“国民党高级将领子女”,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长期受到限制,不敢提起父亲的名字。 1973年,河南省革命委员会追认吴石为革命烈士,周恩来曾亲自过问其家属安置问题,北京西山无名英雄广场落成,吴石与朱枫、陈宝仓、聂曦四位烈士的雕像巍然屹立,碑文上镌刻着:“智不能测,刚不能制,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网友热评: “将军的孩子们太可怜了,那么小就要承受那么多。” “一个英雄的背后,是一个家庭的巨大牺牲,我们铭记英雄,也不应忘记他们的家人所承受的苦痛。”  “想知道更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因为有人曾经替我们负重前行。”  你遇到了一个像吴石将军当年那样可能改变你人生轨迹的重要选择,你会更看重对家庭的责任,还是内心认定的更大义理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信源:人民网

0 阅读:1640

评论列表

用户11xxx66

用户11xxx66

20
2025-10-16 18:01

心痛

老胡金星

老胡金星

14
2025-10-16 22:30

牢记烈士功绩

湘王爷

湘王爷

2
2025-10-17 16:43

把那些叛徒祖宗十八代都挖出来

猜你喜欢

征途观史

征途观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