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协议,百年后的“珍宝”! 1925年8月,北洋政府代表于法国签署了《斯瓦尔巴条约》,成为原始签署国之一,这也成了中国光明正大地踏入北极的“金钥匙”。 《斯瓦尔巴条约》规定,斯瓦尔巴主权归挪威所有,不过签署国享有航运、矿产开采、油气开发等权利。 斯瓦尔巴地处挪威与北极之间,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常年冰雪覆盖,百年前人迹罕至。如今随着气候变暖,冰盖开始消融,这里变得热闹起来,斯瓦尔巴成了全世界北极科考的胜地。中国于2004年建立了永久考察站——黄河站,这里也成了北极航道绝佳的中转站和补给站。 为何我们会成为斯瓦尔巴的原始签署国呢? 1920年,处于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中国积贫积弱,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却在《巴黎和约》上未能争取到应有的权益,西方国家强行把山东半岛从德国手中割让给日本,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彼时的北极斯瓦尔巴群岛上,西方国家为捕获鲸鱼获取鲸须(富家女人用来束腰),数百艘各国捕鲸船齐聚于此。由于该岛是无主岛屿,既无法律,也无警察,发生纠纷时只能靠武力解决。而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各国都不想为此再起战端,于是协商起草了一个条约,以和平利用该岛资源。 此次会议在法国巴黎召开,当时国际形势正发生着微妙变化,法国发现英国、美国、日本关系密切,自己被孤立了,便想拉一个大国为自己撑腰。当时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中国是亚洲唯一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而且法国在结算中国海关关税时还欠中国3000多万两未结白银。于是,1925年法国邀请中国一同签署《斯瓦尔巴条约》,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陆贞祥怕得罪法国,又分析该条约不会对中国造成危害,便指示驻法公使同意该条约并委托其签字。就这样,中国稀里糊涂地成了二十多个原始签署国之一。 此后中国历经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内战,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这个条约被彻底遗忘在了历史的尘埃中。 1990年,中国的高登义教授赴挪威参加考察北约的研讨活动,回国前挪威同行送给他一本《北极指南》,当时他并未在意。在回国的飞机上,他闲来无事翻看《北极指南》,突然发现原始签署国的条约上竟有“中国”字样,反复确认后,他才相信自己的眼睛,兴奋得一路难以入眠。 回国后,他赶忙向社科院汇报,社科院觉得事情重大,便汇报给外交部,外交部慎重起见致电挪威政府核实,得到了肯定答复,中国确实是原始签署国。此外,外交部和社科院还在国家档案馆找到了我国签字的《斯瓦尔巴条约》副本。至此,已能确认我国是原始签署国之一。 2002年,中国在斯瓦尔巴群岛上建立了一个临时考察站。2004年建起了永久科考站——黄河站。至今,已有近千名中国科学家前往考察,开展科研项目数百个,中国成为北极事务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 原本中国与北极并无陆地相连,参与北极事务缺乏法理依据,但《斯瓦尔巴条约》的出现,让中国有了无可争辩的法律支撑,我们能够大大方方、理直气壮地参与有关北极的所有事务,也成为北极问题的关键一员。 1925年签署到2025年恰好一百年,而中国的北极快航正式开通。9月23日4时30分左右,“伊斯坦布尔桥”轮从宁波舟山港北仑港区出发,驶往英国最大集装箱港口弗利克斯托港。这标志着全球首条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正式通航。10月13日,“伊斯坦布尔桥”号顺利抵达弗利克斯托港,比通过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缩短了整整12天。 这个100年前北洋政府无奈签下的条约,竟为100年后崛起的中国带来了影响国运级别的改变,冥冥之中,既像是偶然,又好似必然。是不是感觉特别奇妙? 条约 国际条约
百年前的协议,百年后的“珍宝”! 1925年8月,北洋政府代表于法国签署了《斯瓦
上虞三哥哥
2025-10-18 11:19:04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