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柱支持谁不用猜了! 当着郑丽文的面,洪秀柱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国民党主席选举投票前两日,洪秀柱面对郑丽文的拜访,一句“支持跟我理念相同的人”,与其说是明确的站队表态,不如说是给这个陷入路线迷茫的百年老党,划出了一条不能逾越的底线。 没有直白的点名,答案却藏在她对过往的回望、对当下的审视里,懂的人自然能读懂这份表态背后的深意。 洪秀柱口中的“理念”,是她用政治生涯践行的准则。2015年,当党内大佬纷纷回避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重任,是她挺身而出扛起大旗,即便后来遭遇“换柱风波”,依然坚守岗位成为国民党首位女性党主席。 这份理念的核心,始终是对祖国统一的坚定立场,是在政党最艰难时不逃避的担当。这两点,恰恰是如今国民党最稀缺的品质。 在当前的候选人阵营里,能与这份理念对上号的并不多。公开信息显示,六位候选人中,只有郑丽文和张亚中明确呼应洪秀柱的统一立场。 但现实的选情早已给出更清晰的指向:张亚中的支持率始终在低位徘徊,而郑丽文的支持率一度领先,即便后来郝龙斌因蒋万安表态支持而略有回升,郑丽文在基层党员中的号召力仍不可小觑。 洪秀柱经历过党务艰难,深知空有理念无法支撑政党运转,她的表态必然兼顾原则与现实可行性,郑丽文成为最优解并不意外。 这份支持里,藏着洪秀柱对国民党权力结构的精准判断。这次主席选举的结果,全靠45万党员的选票决定,基层的动员能力远比上层的公开表态更管用。 目前蓝营内部已经出现明显的站队分化:新北市长侯友宜、桃园市长张善政等地方首长公开支持郝龙斌,而南投县副议长潘一全等地方实权人物则力挺郑丽文,甚至放话“郝龙斌赢就退党”。 这种“上层挺郝、基层挺郑”的格局,恰恰暴露了国民党权力结构的老化——上层靠名望撑场面,基层却要靠实际资源维系。 洪秀柱选择郑丽文,本质上是站在了能真正调动党员力量的一边,毕竟她比谁都清楚,没有基层支撑的党主席,再好的政策也落不了地。 值得琢磨的是,洪秀柱的表态里还藏着对“女性政治力量”的期许。会面时她特意提到,现在台湾县市长中女性占比很高,“女人撑起的可能不只是半边天,而是一片天”。 这句话看似随口调侃,实则是对女性政客务实担当的认可。她自己当年临危受命,靠的就是一股不服输的韧劲。 而郑丽文在“立法院”以犀利质询闻名,“蓝营女侠”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在男性主导的蓝营政坛,这种女性特有的坚韧和务实,或许正是破解“内斗内行”困局的钥匙。 郝龙斌阵营虽有多位男性首长站台,却始终摆脱不了“精英自嗨”的质疑,这与洪秀柱看重的“接地气”形成了鲜明对比。 洪秀柱请郑丽文喝的那杯苦咖啡,藏着最实在的提醒。她要让郑丽文提前体会“当主席的苦”,这份苦,她自己再清楚不过。 当年她执掌国民党时,恰逢民进党通过“不当党产条例”,党产被大量冻结没收,连基本的党务经费都难以维系,一度要靠变卖资产周转。 如今的国民党,财务状况并没有好转,2024年更是陷入现金耗尽、年度亏损的窘境,每月光是人事工资就要花掉两千多万,仅靠有限的政党补助款根本不够。 郑丽文能轻松筹齐一千多万的参选费用,甚至直言“家里就能准备好”,这种财务底气在洪秀柱看来,就是能扛事的重要证明——连钱都筹不到,谈何带领政党走出困境。 当然,洪秀柱不会没看到郑丽文的争议。郑丽文被对手贴上“中共同路人”“李登辉第二”等矛盾标签,在两岸议题上虽认同统一方向,却对具体路径避而不谈,这种模糊性与洪秀柱的鲜明立场存在差异。 但在洪秀柱看来,这或许是国民党当下的必要妥协。民调显示,超五成党员认为“明确两岸路线比赢得选举更重要”,但同时有九成党员觉得党需要大规模改革。 郑丽文提出的“三成青年干部配额”等主张,恰好击中了“吸引年轻群体”的痛点,这种“守底线、谋改革”的平衡,比死守理念却脱离实际更符合党的需求。 郝龙斌近期抛出的“两岸政策框架”,反而从侧面印证了洪秀柱选择的合理性。 他主张在北京、上海设办事处,听起来务实,却忽略了当前两岸交流的基础问题,连郑丽文都直言“没有对‘九二共识’的坚定立场,任何交流举措都是空中楼阁”。 这种看似创新却脱离现实的主张,与洪秀柱“踏实做事”的理念格格不入。 洪秀柱要的不是听起来漂亮的政策,而是能守住根本、稳住基层的领路人,郑丽文显然更符合这份期待。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聊聊。 郑丽文 信息:2025-10-16 17:27·台海网 到底支持谁当党主席?当着郑丽文的面,洪秀柱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洪秀柱支持谁不用猜了! 当着郑丽文的面,洪秀柱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国民党主席选
波览历史
2025-10-17 11:52:25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