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满世界推销美国大豆,目前愿意接手美国大豆的国家就几个!   美国大豆丰

论史家 2025-10-16 15:33:17

特朗普政府满世界推销美国大豆,目前愿意接手美国大豆的国家就几个!   美国大豆丰收季的热闹早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仓库里堆积成山的豆子,还有豆农们一张张愁眉苦脸。   曾经靠出口就能稳稳赚钱的生意,如今成了烫手山芋,卖不出去的大豆只能在仓库里等着,有些甚至开始发霉。   这一切的源头,绕不开特朗普政府那套关税政策,还有满世界找买家却屡屡碰壁的尴尬。   大豆在美国农业里分量极重,出口额常年占农产品出口的不小比例,能牵动从种植到运输一整条产业链的生计。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都是最大的买家,一半以上的美国大豆都销往这里,双方的合作一直很稳定。   直到关税政策落地,情况彻底变了,中国不再从美国买大豆,转而把订单给了巴西、阿根廷这些南美国家。   特朗普政府开始着急,派人满世界推销大豆,从印度到非洲,再到一些亚洲国家,跑了不少地方,但真正能成规模采购的没几个。   墨西哥、欧盟那些老买家确实还在买,但量根本不够,填不上中国留下的空缺,美国大豆协会都坦言,没有任何一个市场能替代中国的体量,这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   新市场开拓不出来,老市场又丢了核心买家,美国豆农的日子彻底难了。   种植成本一直在涨,柴油、化肥、农机的花费都比以前高不少,可大豆价格却一个劲往下掉,里外里算下来,不少人不仅赚不到钱,还要倒贴。   有豆农说,这是这辈子最难熬的一年,种了一辈子地,从没见过这么糟的光景。   仓库早就堆满了,新收的豆子没地方放,只能露天堆着,赶上雨天更麻烦。   有些实在撑不下去的农民,只能卖掉家里的农机设备换点钱维持生计,农机拍卖场上的设备数量都比往年多了不少。   年轻农户的处境更危险,本身家底就薄,抗风险能力差,现在收入跟不上,信贷状况也越来越糟,随时可能撑不下去。   有人已经在考虑让土地闲置,不种大豆改做别的,可土地流转、改种成本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进退两难。   美国大豆协会急得不行,不止一次给特朗普写信,呼吁赶紧调整政策,取消关税,跟中国好好谈谈大豆贸易。   协会主席在采访里直言,中国订单归零的情况必须改变,那是关乎豆农生计的关键市场。   信里还警告,再拖着不解决,美国大豆可能会彻底失去国际市场的立足点,整个农业经济都可能出问题,这些话不是危言耸听,南美国家正在趁机抢市场。   巴西专门建了针对中国的大豆供应链,阿根廷干脆把大豆出口税降到零,短短两天就卖出几十亿美元的货,中国的订单源源不断地流向南美。   特朗普政府不是没动作,嘴上喊着让中国增加采购,还计划在国际会议上谈大豆议题,可对方根本不接茬。   后来又说要给农民发补贴,承诺未来十年给一大笔钱,可这笔钱要等很久才能到账,而且大多流向了大生产商,小农户根本盼不来救急钱。   关税本来想当谈判筹码,结果先伤到了自己人,豆农成了直接受害者,更麻烦的是,市场份额丢了就很难拿回来。   中国和南美已经形成了稳定的供应关系,价格、运输、结算都理顺了,没必要再回头找美国,美国大豆的竞争力越来越弱,慢慢成了国际市场上的边缘角色。   更有意思的是政治层面的影响,中西部农业区一直是特朗普的重要支持者,现在豆农们怨声载道,对政府的信任度越来越低。   特朗普政府陷入两难,继续强硬怕彻底得罪农民,让步又怕被说软弱,左右为难。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在拖拉机上接受采访的画面很真实,背后是无数农民的无奈。   他们只是想把种出来的豆子卖掉,安安稳稳过日子,却被卷入了政策博弈,那些堆积的大豆,不仅是农产品,更是政策失当留下的印记。   市场规律从来都不是政治手段能随意改变的,丢了信任和市场份额,再想找回来就要付出更大代价。   补贴救不了长远,只有真正回到正常的贸易轨道,让市场自己发挥作用,大豆生意才能回到正轨。

0 阅读:38

猜你喜欢

论史家

论史家

感谢大家的关注